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9 09: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1.希罗多德说:“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川流不息。你灌溉土地,养活了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首诗赞美的大河是(
)
A.尼罗河
B.黄河
C.恒河
D.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3.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大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大都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4.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秦始皇陵兵马俑
5.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B.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
C.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
D.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6.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下列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②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③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④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文明的发祥地总是与河流密切相关。当今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古代“世界之最”:最早的成文法典……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世界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C.印度河
D.黄河
8.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在(
)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9.某歌曲中唱道:“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版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下列关于“泥版上的字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阻碍了恋情
B.是古代两河流域人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心语
C.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给封建领主女儿的情书
D.是出土于丝绸之路上尚待破译的密码账本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情况,你认为应选取的素材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11.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2.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13.2018年10月12日,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在中国上映,影片通过一则励志校园故事,试图阐述印度社会阶级隔阂和教育现状。造成印度社会阶级隔阂的历史根源是(
)
A.佛教教义
B.种姓制度
C.封建等级制
D.奴隶制民主制
14.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属于上古亚非文明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制度
④雅典民主政治
⑤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5.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6.当古代中国处于战国时期的混战局面时,古代印度孔雀王朝正处于奴隶制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的鼎盛局面表现在(
)
①农业和工商业都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城市
②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④当时古代印度的最高统治者是图特摩斯三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世界文明古国都有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古代埃及古代罗马
B.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阿拉伯帝国
D.古代希腊阿拉伯帝国
18.世界上的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
)
A.都位于大河流域
B.都位于亚洲大陆
C.都四面邻近海洋
D.都处于内陆盆地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埃及诗篇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古埃及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尼罗河?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文明的宝贵遗产?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一文明遗产位于哪一大河流域?
(3)上述两则材料按史料的载体可划分为哪两类?
(4)这两类史料在史学研究中有什么联系?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和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2)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种文字的“命运”怎样?
(3)对比两种文字的命运”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
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
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
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1)材料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中地位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
(3)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南亚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古埃及居民依托尼罗河发展农业,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早迈入文明社会的区域之一。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选A。
2.答案:B
解析: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故选B。
3.答案:A
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成就,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中国,因此B、C、D都属于亚洲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属于非洲文明,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历史叙述属于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题干中选项BCD属于历史叙述,选项A属于历史评价,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B
解析:金字塔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因为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故②说法错误。
7.答案: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A正确。
9.答案:B
解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两河流域,“泥版上的字迹”是楔形文字。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选B。
11.答案:B
解析: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所以石碑文字内容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材料描述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针对种种损害奴隶主财产和利益行为的“处罚”。结合所学可知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C。A观点错误;B同《汉谟拉比法典》石柱顶部的雕刻画像有关,同材料无关;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答案:B
14.答案:A
解析:“上古文明”一般是指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的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古希腊均属于这一时期的文明,但古希腊文明并非亚非文明,排除④;阿拉伯帝国属于中古文明,即封建社会时期的文明,排除⑤。故选A。
15.答案:C
解析:古印度“种姓制度”是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国王和武士都属于第二等级。故选C。
16.答案:B
解析: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的统治者,排除④。故选B项。
17.答案:B
18.答案:A
19.答案:
(1)因为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2)古埃及文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尼罗河流域。
(3)材料一:文献史料;材料二:实物史料。
(4)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和证据,可以相互佐证。
20.答案:
(1)甲骨文,楔形文字。
(2)甲骨文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楔形文字已经消亡,无人再用。
(3)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
解析:(1)根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是甲骨文,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而楔形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消亡,无人再用;这种现象说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革的文字就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反之必然消亡。(3)根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具有传承悠久的历史,但中华文明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这才使中华文明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1.答案:
(1)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2)最高:婆罗门;最低:首陀罗。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