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方案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
[[[---]]]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
[[[---]]]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X~d&ss3:d
[[[---]]]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fd(:`
[[[---]]]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
[[[---]]]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n\@f
[[[---]]]
课题名称 《有理数的除法》
科 目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上小学时学习过除法运算,知道乘法运算与除法运算的关系,通过有理数乘法学习,已经具备乘法的运算能力,会熟练进行乘法运算。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理解并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能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讨论、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有理数运算的学习中继续发展数感,在符号法则的学习中增强符号感。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推广,体会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2.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 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理数除法的法则的导出及运用,学生能体会转化的思想。
2. 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三、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 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熟练运用法则来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难点:对负分数的倒数、商的符号、0不能做除数的理解
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5分钟) 一、导入新课
1. 填一填:
(+3)×(+4) =
(+5)×(﹣6)=
(﹣4) ×(﹣6)=
0 ×(﹣6)=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提问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0乘以数都得0.
2.老师提出问题:除法如何运算?符号如何判别呢?
教学活动2
(15分钟)
二、新知探究
1. 观察发现:
(+18)÷(+6) =+(18÷6)=+3
(+4)÷(﹣2) =﹣(4÷2)=﹣2
0÷(+8) =0
0÷(﹣6) =0
请问:上述1 、2两式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判别符号? 你有什么发现?3、4两式有什么特点?你能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符号判别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两数的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归纳出除法法则:
例题讲解
例1,计算
(1) (﹣18)÷(+6)=
(2) (﹣1/5)÷(﹣2/5)=
(3) 6/25÷(﹣4/5)=
你有什么发现吗?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学生1: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学生2:可以先判别符号,再相除
怎样求有理数的倒数呢?
互为倒数:
互为负倒数:
定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
例2写出下列数的倒数:
0.3 —14/5 0.6 —0.32
教学活动3 (19分钟) 练习巩固
1.自主阅读课本54—55页例题2、例题 3、例题 4
(1)学生交流疑难问题
(2)老师指导处理学生疑难问题
2计算:
(1)(-)÷(-6)÷(-)
(2)(-)÷(-)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1)的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完成(2),个别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学生纠错后老师评价。
3.课本55页第1、2、3题
教学活动4 (5分钟) 小结归纳
1.学生回答:
(1).学习内容:倒数的概念及求法;有理数的除法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请与同学交流。
2.老师小结
教学活动5 (1分钟) 五、作业
课本56页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