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材内容选择上,以矩形和圆柱形作为代表,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切挖成型的示范,可以让同学们一目了然地认知“切挖”的目的。由观察——尝试——分析——技法点击——练习为主线,表现“切挖”的步骤与形成两个互为契合的形体效果。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创作,形成多样性的作品。
学情分析
本课是典型的基本技能课程。借助对基本形体的切挖,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和立体造型的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相对强一些,创作立体空间感的物品也不是很难。因此,我加大了对他们的要求,不但能切挖出好看的形体,还要在这个形体上创作出纹样,更起到一个装饰和美化的效果。
教学思路
本课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过程,通过课上组织小练习、摸实物体会、看微课、实际操作、教师演示等教学手段,使同学们能够潜移默化的学会、并使用切挖方法,进行创作。通过在不同材料上进行切挖,以小组的方式,把每人创作的作品进行再组合,形成组群,并命名,体会创作之后带给她们的一种有含义的与众不同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节课在认识基本形体的基础上,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切、挖两种简单的泥塑技法。
过程与方法:整节课采用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融入小练习、摸实物体会、看微课、实际操作、看教师演示等学习手段,对不同的可塑材料进行切挖,从而创作出一件新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与生活设计与生活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利用不同材料进行立体切挖,完成作品后体验不同材料带给孩子们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形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形象,并带有简单的装饰纹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切挖作品,课件。
学生准备:刻刀,裁纸刀,石膏,陶泥,肥皂,泡沫等。
教学过程
引课部分:
教师拿出基本形体来考考大家,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为后面的内容做个铺垫。)
教师拿出刀具来,在上面进行简单切挖。将长方体的一侧,切几下变成了一个楼梯……同样的方法,还能变出更多的东西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也想跟着做一做,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基本形体切挖》。”
初探部分
1、练一练,初步接触切挖
“请你拿出这些基本形体,在上面试着用刀进行切挖,先用自己理解的切挖方法进行初步创作。”(上个环节已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现在趁热打铁,放手让他们自己来做。)
2、 讲一讲,针对错误刀法进行讲解
看孩子们的作品,说一说对错。(允许孩子们犯错,这样才能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示范:①怎样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
②裁纸刀和刻刀的运用。
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这些基本形体中演变过来的。
3、摸一摸,树立空间感
“每个桌子上,老师都放了各种形体的物品,请你摸一摸,看一看,它是由哪些形体演变而成的?”(对于雕塑来说,手感是很重要的,先对一个物体有立体的空间感受。)
三、探究部分
1、拓宽思路
看图片,生活中,处处是基本形体。(师生共同分析,在基本形体的基础上,怎样切挖成为另一个形象。)
2、如何表现一个完整的立体作品
(观看微课,看并分析创作的详细过程。)
四、作业部分
1、运用切、挖方法进行创作。
2、小组合作完成一组作品,并给它命名。
五、展示、评价部分
1、学生介绍:
a、作品的名称
b、讲解2-3个作品的制作过程
c、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总结。
六、拓展
艺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还有更多好的作品等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看图片)比如,用不同材料进行雕刻,蛋壳雕塑、蔬菜雕塑等……
教学设计:
基 本 形 体 切 挖
艺术与生活——设计与生活
重点: 切 挖
技法: 选择合适的工具 材料 裁纸刀 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