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远去的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远去的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25 20:41: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3课 远去的路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原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并能运用所学视觉现象原理绘制或拼贴一幅以路为主题的风景画。
2.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中的景物,发现见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
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绘制或拼贴一幅以路为主题,具有视觉现象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懂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展示设备。学生:绘画工具、拼贴工具、彩色纸、皱纹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引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平时都会走过的马路,经过的地铁站,你们会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
你经常看到在自然界中,离你远与近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
1.欣赏观察图片(了解马路,地铁站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消失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它为透视现象。
师:你们仔细看看马路离我们近的地方与离我们远的地方的区别?地铁离我们最近的是什么样子?离我们最远的又是什么样?
学生仔细观察
2.通过观察马路及地铁站里离我们最近的与最远的画面,区别景物的变化
揭示新课:远去的路(板书)
二、新授
1.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
师:我们要了解透视的表现方法,必须先解释视平线是什么?心点是什么?
师:视平线在物体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表现方法。透视中,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是近大远小,视平线以下却是近小远大。
心点就是位于观察者正前方透视视觉中心的消失点。心点是眼睛正对的一点,必须交织在视平线上。
2.通过观察体会透视变化的特点
出示西斯莱图片
让学生观察左面一行树木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变化特点,慢慢的消失在心点和视平线上。
出示泰姬,马路,地铁站的风景图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风景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样的现象称为透视现象。
欣赏画家作品
泰姬·马哈尔陵(印度)
塞夫勒道路 西斯莱(法国)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欣赏下画家西斯莱的塞夫勒道图,你们可以告诉我,画家画的这幅作品的视平线在哪里?心点在哪里?消失线在哪里吗?
学生回答
师:我们看到印度画家的这幅作品时,觉得它美在哪里?怎样表现透视的?
学生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欣赏了画家的风景画,也看了4幅不同角度的“远去的路”透视图,接下来我们可以用剪贴画的手法来画一画“远去的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作业
1.小结归纳
师小结:客观世界里,我们所见的景物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这样的现象称为透视现象。
透视现象怎么来表现呢?
2.教师示范
师:现在老师来画一个有透视效果的“远去的路”,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先画什么?
我们先作视平线和消失线
再定山脚线画远山
画上正规的房子,剪贴各种大小变化的树木和栏杆,有序的排列。
让学生注意桥面的近宽远窄的变化。
最后画上有透视的树和栏杆,注意离我们近的物体大,远的物体小(强调物体与竖线垂直的关系)
选择色彩纸的时候,注意色彩既要有变化,又要统一
二、作业要求
1.凸显透视的变化规律来表现(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低远高的变化)
2.剪贴时注意构图,大小变化
3.注意色彩的搭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