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四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 主题活动2 中国传统节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四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 主题活动2 中国传统节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24 22: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
■教材分析
此次主题活动在网络应用单元之后,要求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发布主题信息。在此任务之前,学生学习的可创作软件主要有画图、WPS文字,如果想要在上课时间内制作电脑画、电子小报式作品,一来与之前的主题活动有重复,二来丰富性不够,学生个自为战,合作性不强,因此选择上网查找资料,在论坛上发帖讨论的形式,更有利于合作交互。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网络已经比较熟悉,在下载、申请帐号、发布信息等技术层面都进行了学习,但缺乏综合应用的能力,没有产生运用技术去完成某件事的意识,本次活动的开展,将以主题为出发点展开,注重应用的意义和互动性,让学生体验运用信息技术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针对任务筛选信息。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分工,围绕给定主题,综合利用各种工具完成展示构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行为与创新
培养表达能力,流畅地介绍展示本组收集的主题信息,总结制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经验。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针对任务筛选信息。
2.教学难点
合理分工,解决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可以一堂课分好工,让学生回家收集制作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将自己过节时的照片发发送到班级邮箱里。第二堂课再分享介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谁能告诉我今天多少号?你知道今天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农历5月5日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端午节)
大家知道吗?2005年在网络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争议事件,源于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中国网民都认为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韩国人怎么能把中国节日拿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
事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看一张对比表格。你们从表格中看出了什么?
名称
地区
时间
起源
活动
端午节
中国
农历五月初五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插艾蒿、吃粽子、划龙舟
江陵祭
韩国
阴历四月十五到五月初七
拜祭山神
祭神仪式、假面舞、传统游戏
引入主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资料中获取信息启发思考
二、主题揭示分组分工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江陵祭不是一回事,韩国就是因为对传统的良好保护传承取得了申遗的成功,相比较而言,我们这一代天天忙于学习,连农历日期都搞不清楚,对传统节日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补上重要的一课,来研究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
2、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布置活动任务:分小组合作,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制作相关节日的资料,以发帖和回帖的形式发布在节日帖中(比如“春节”),并结合资料进行介绍。
分小组,召开小组会议:
1、确定研究的中国传统节日,确定组长
2、商议可以收集制作哪些资料
提示:查找节日传说、风俗习惯、在邮箱中下载有关此节日的同学照片、在因特网上收集相关图片、用画图画节日卡片、用WPS文字制作节日宣传海报等
3、分工,确定资料收集人员、发帖上传人员、介绍人员等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收集资料上传资料,时间20分钟
教师巡查指导,用倒计时的方式提醒大家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强调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从理性上思考如何合作,为合作做好细节准备
三、交流评价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将进入展示的环节,怎样的展示才更受欢迎呢?出示评价标准:
1、内容丰富2、图片适当3、介绍清晰
4、个性创新(特别是海报制作和贺卡制作部分)
各小组依次上台,一边展示本组发帖内容一边介绍。每次发言完毕,进行小组成员评价,组外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想表达,可以在相应节日组的发帖下进行回贴。(注意文明发言,肯定优点互相学习) 以评价标准为准绳,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介,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知道。和以前的学习不同的是,今天不是老师教,同学们学,而是同学们互相教互相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你们有哪些体会?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2、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传统文化知识,你觉得有什么用处?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呢? 总结延伸
五、作业 1、向父母展示介绍今天学习的传统节日知识。
2、根据表格提示,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