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11-12学年九年级期中试卷(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11-12学年九年级期中试卷(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7 23: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古刹(shà) 恻隐(cè) 面颊(jiá) 惬意(qiè)
B.一筹莫展(chóu ) 恣睢(zhuī) 吝啬(sè) 滑稽(jī)
C.糟蹋(tà) 心往神弛 (chí ) 瞭望(liáo) 粜米(tiào)
D. 融会贯通(róng) 言简意赅(gāi)腻烦(nì) 中流砥柱(dǐ)
2.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B.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C.智慧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D.有人要卖马,牵骏马在集市站了三个早晨,仍然无人问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时间也真是不可捉摸: ,诸如此类,都显示时间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
②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
③随手掇拾几个生活细节
④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
A.④③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5.“新星”文学社的同学举办了一次“读名著”活动。请回答下面问题。(4分)
不来夫斯库人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干什么,起初只是一片惊慌失措。他们看到我割绳,还以为我只是想让船只随波漂流或互相撞击而沉,可当他们发现整个舰队竟秩序井然地动起来,而我在一头拉着时,立即尖叫起来,那种悲哀绝望的喊叫声简直难以形容,不可想象。
选段中的“我”指的是谁?曾经到过哪些地方(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A.借:即使 B.令:命令 C. 固: 本来 D. 宁:难道
二、阅读与赏析 (50分)
(一)阅读张仲素①的《秋夜曲》,完成7-8题。(3分)
丁丁②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诗歌语言清婉爽洁,悠远飘逸,以写闺情诗见长。②丁丁:拟声词,计时的漏壶滴水的声音。
7.请用现代汉语描述“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所表现的情境。(2分)
8.“征衣未寄莫飞霜”是点睛之笔,全诗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分)
(二)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完成9-12题。(10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值岁荒,人相食( ) (2)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3)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
(4)燮开仓赈济,或阻之 ( )
10.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怅恨久之 C.至之市 D. 去任之日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译文: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7分)
城市视觉污染(7分)
①污染是城市公害之一,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等。过去, 人们只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进行了预防、治理和评介工作, 对视觉污染并未予以重视。
②所谓城市视觉污染, 是指城市建筑不美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谐、园林雕塑无美感、人的精神面貌不佳等现象通过视觉给人造成的不快, 从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危害。
③城市不仅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进行创造活动的物质环境, 而且也是人们为满足心理需要并具有审美要求的创造物。美观的城市建筑、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谐的色彩、典雅的园林雕塑艺术, 都会令人赏心悦目, 并使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高。反之, 就会给人们的视觉造成污染。例如, 有的城市住宅楼的门窗像调色盘一样颜色杂乱, 涂有广告的公共汽车不但过于刺眼, 而且给本来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到烦躁的居民更增加了一重烦躁。心理学家认为, 色彩对人的思维、行为、举止、情绪、感觉和生理变化都有强烈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要是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谐的环境中, 心情就会变得焦躁不安, 容易疲乏, 注意力不集中, 自控力差, 从而导致健康水平下降。这就是视觉污染给人带来的损害。
④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那么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 事实上, 城市建筑的美感, 确实能像音乐一般陶冶人的身心。从美学意义上讲, 城市园林雕塑是静的舞蹈、史的碑碣、生活的浓缩、理想的延伸。如果园林雕塑讲究艺术,会促使人去思考、奋进, 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 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 影响人们的生活。总之, 如果城市建筑杂乱, 不美观, 必将使人产生不愉快, 长期这样, 必将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视觉污染带来的危害。
⑤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所形成的形象面貌, 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连续展现, 这个展现是否和谐, 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就十分和谐、合理, 它有着瑰丽多姿的建筑和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是一座设计新颖、布局井然、设备完善和具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新型城市, 给人愉悦之惑。如果一座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合理, 没有一个总体和谐的设计,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和谐, 那么, 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中, 人们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这也是视觉污染带来的危害。
⑥在一个城市中, 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 对人们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像行为、仪表等, 都属这一范畴。如果人们的精神面貌不佳, 也将通过视觉给人带来不快, 从而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要在城市中营造一种清洁、安全、和睦的社会环境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⑦综上所述, 对于城市视觉污染给人带来的影响,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应注意预防和治理,按“美的规律”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力求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达到一种和谐的美。
13、第⑤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分 )

14、“这个展现是否和谐, 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影响。”“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 对人们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两个句子都用了“一定”这个词, 在句中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
15、“视觉污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请从你的生活中, 举一个视觉污染的例子,并作简要说明。 (3 分 )

(四)(6分)
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
郑风田
①“中国制造”的一个怪现象是,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设置的标准,比国内标准更高,但中国的农民与企业还是都达标了。为什么离产地更近的中国消费者却难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②双汇瘦肉精曝光后,大批记者赶赴双汇总部漯河,但当地政府却要求酒店报告记者行踪。地方政府为保本地税收,往往习惯于成为问题企业的保护伞,这恐怕是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妨学习一下美日的“连坐制”。
③山东青岛,当地有不少将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按美国要求,采用HACCP(被认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的最好最有效的一种管理体系)认证。如果有企业作假怎么办 政府部门讲“没人敢”,原因是美国人实行“连坐制”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同行业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美国都不要了。
④山东菜区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年一个农民偷用剧毒农药,结果在日本海关被抽检出来,导致涉事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当地所有农民的菜都卖不出去了。
⑤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也没有渔户敢轻易使用违禁药品。平时大家相互监督——熟人社会相互监督效果比单纯依靠政府监管效果好很多,交流经验——不是交流作假的经验,而是学习怎么做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当地监管部门也特别尽力,不但平时认真抽检,还会对农民进行提高生产质量的培训。
⑥每次食品安全出问题,总有监管部门以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几十万个小作坊、抽检率太低等借口来搪塞。但困局并非无解,我国也完全可以试试美国、日本的连坐式监管制度。这种连坐式的监管虽然“残忍”,但针对目前我国食品 供应乱局,只能采取阵痛式的监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让地方政府真正尽力尽责,才能彻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选自《东方早报》2011年4月1日,有删改)
1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17.选文第③第④两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论证方法:
作用:
18.实行“食品安全连坐制”具体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3分)
(五)(14分)
绝唱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⑦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 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枯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19.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从修辞的角度:(2分)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赏析:
(2)从含义的角度:(2分)
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赏析:
20.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3分)
21.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2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3分)
(六)(10分)
23.根据课文默写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 。 ②蒹葭苍苍, 。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 ④ ,大雪满弓刀。 ⑤ ,地利不如人和. ⑥泪眼问花花不语, 。
⑦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⑧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
三、表达与交流(65分)
(一)(5分)
24.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材料一:在大多数国人眼中,汽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截至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535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239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大大快于经济增速。大量的汽车不仅带来环境的污染,而且在一些城市中,机动车道越来越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不少人行道仅有一辆车的宽度,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从历史的观点看,随着能源大变局的临近,无论燃用石油制品的汽车多么美轮美奂,汽车工业都只能算是“尾巴工业”或“夕阳工业”了。没有成为传统型汽车生产大国的中国,应该赶上世界最新潮流,在汽车行业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替代燃料,而不是高举“拿来主义”的旗帜,赶在“石油时代的黄昏”,拜倒在罂粟花般的香车魅力之下。
——《你为什么要开车》
材料三: 无锡的人口密度很高,要缓解汽车急速增加造成的交通压力,首选的策略就是发展公共交通。进入“十二五”,无锡地铁已毫无争议地成为无锡城市建设的最强音。1号线、2号线建设同时拉开战线,45个站点施工如火如荼,上千名地铁建设者放弃节假日休息天昼夜奋战在工地上,倾力打造中国一流水平的地铁线。
——《无锡地铁新时代》
(1)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概括出两个观点。(2分)
(2)班级想就上述内容开一个主题班会,准备给无锡市民购买私家车提点建议。请你写一个简单的发言稿准备参加讨论。(要求:100字左右,简明扼要,情理结合)(3分)
(二)作文(60分)
题目:怀念_______的日子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4:DBDD
5答案:格列佛 (2分) 示例: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国等(任意写出两个,一个1分)
6B
7无统一答案,但要求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再现深夜思妇难眠孤寂的情怀,描写要合情理。例: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闺中妇人的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漫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8..思念丈夫的凄清孤寂(1分)的感情。
9(1)遇,遇到(2)就(3)离开(4)有人
10. D
11.(1)(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没有补上主语不扣分,“活”译成“使……活”也对)
12. 一定要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一点一分。如: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说明郑板桥廉洁奉公;“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说明他平易近人;顶着被朝廷怪罪的压力开仓放粮,表现他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以画兰、竹为长”说明他绘画技艺高超。
13、举例子(1分) ,具体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是否和谐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1分)
14、不能删。因为句中加了“一定”二字, 表明“视觉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 去掉后就没有这一层意思。(1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1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所答要点符合题干要求即可。举例恰当且符合“ 视觉污染”的特点计1分, 简要说明计2分)
16.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或“采取连坐制才能彻底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若答成“不妨学习一下美日的‘连坐制’”,得0.5分;
17.正反对比论证。(1分)作用:突出了美日的“连坐制”能有效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从而证明论点。(1分)。
18.好处:(1)企业和个人不敢轻易违规、作假;(2)有利于相互监督和交流经验;(3)有利于当地监管部门尽力尽责。评分标准:答案应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概括提炼而来,每点1分,意对即可。如果较多地抄写原文,酌情扣分。
19.(1)示例: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2)示例: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评分:4分。每句2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即可)
20.答案示例: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评分:3分。只答后两句,大意对即可。如果从文章中摘取“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得1分)
21.答案示例:“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评分:4分。能够分别品味出两句话的意思,大意对即可)
22.答案示例:这里指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现的是一种绝美的精神。(评分:3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即可)
23.略
24
(1)①科学地限制私人汽车的拥有量。
②为了保护环境,汽车应使用更环保的燃料。
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公交地铁出行。(共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依据材料得出也可酌情给分)
(2)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联系国情或无锡地方实际,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简明扼要,情理结合,语言通顺,得3分;有一点欠缺可得2分)
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