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堂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
)
A.隋朝统一
B.北宋统一
C.明朝统一
D.清朝统一
2、“(明)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的原因主要是(
)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中央高度集权
C.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D.东厂的设置
3、《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4、明初之后的皇帝或年幼、或厌政,经验能力都不及其祖辈,于是让内阁大学士代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形成“票拟”权。这说明明代内阁(??)
A.只有参政议政权没有决策权
B.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
C.与宰相具有相同地位和职务
D.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5、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明代宦官专权的典型事件是(
)
A.锦衣卫的设立
B.司礼监协助皇帝“批红”
C.魏忠贤专权
D.内阁的设立
6、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郑和等人立碑写道:“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
B.寻求异域珍宝
C.寻找建文帝
D.加强海外联系
7、有学者认为:“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文化认同,因而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该学者论断的主要依据是明政府(
)
A.推行朝贡贸易和“海禁”
B.忽视儒家文化圈的建构
C.过分专注于君主专制
D.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8、“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9、16世纪,国际经济网络已在逐渐成形,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都编织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此时的中国政府对于这一历史情势(
)
A.直接介入
B.并未察觉
C.置若罔闻
D.熟视无睹
10、“永乐年间,明政府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分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等级。各级僧官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法王是最高的僧侣,奉朝廷敕命,行使地方职权。”这说明明朝(
)
A.加强了与西藏的经济文化联系
B.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
C.在西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D.不干涉西藏的地方管理
11、史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吸取了先辈的经验,对于攻打明朝设计出四步策略.最终大获成功。
在下列四步策略中.属于第一步的是(
)
A.不称臣,只称雄
B.只称臣,不称雄
C.明称臣,暗称雄
D.边称臣,边称雄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预朝政之奄宦,
无奉奄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列举明朝前期为加强君权所采取的措施。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四年“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自前代以来,不许出番;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贸货物,故禁之”。
——《明太祖实录》
洪武三十年,“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明太祖实录》
永乐年间,“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
——《明成祖实录》
(1)材料一反映明初实行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为什么将“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
(3)概括明朝廷与外国进行经济往来的方式,并对此方式进行简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后,逐渐向北推进,最终攻灭元朝。其他三个政权则都是由北向南实现国家的统一或局部统一的,故选C项。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古代中国宰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太祖废除了宰相,事必躬亲,故而工作负担加重,据此可知选择A项;材料论述的是中央行政体制,B项与之不符,排除;C项源于A项.排除;D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再者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在明朝主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
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由“内阁大学士代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形成“票拟”权”,可见明代内阁只有参政议政权没有决策权,故排除CD,选A;结合所学,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锦衣卫的设立、司礼监协助皇帝“批红”、魏忠贤专权都体现了宦官专权,但是,从典型的角度看,魏忠贤受宠期间,权力最大,最为典型,C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不恭者。生擒之”“侵掠者,剿灭之”即不尊重我天朝上国的,我就把他抓来,侵略抢夺我的。就剿灭。据此可知。选择A项;其余三项不能与材料中的信息相对应,故均排除。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长效机制的原因。根据材料“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可知明朝对外实行朝贡贸易,
“海禁”政策规定外国人来华贸易要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对外贸易,故选A项;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政府依旧重视儒家文化建设,排除B
项;明朝君主专制不是限制对外贸易主要原因,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C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6世纪,中国处于明朝统治之下,政府对这一历史情势并未察觉,B项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僧官制度”是明朝统治西藏的重要特色,各级僧官实际上是明朝的地方官吏,表明明朝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B项正确。西藏的等级制度早已有之,明代充分利用了这一制度。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是积蓄力量;完成力量积蓄的准备后,便可以暗地里称雄,统一女真各部,但是为了不直接与明朝翻脸,还是要“明称臣”的;完成女真各部统一后,可以一边继续迷惑明朝,一边整合各部力量,为最终称雄作准备;待到万事俱备。便可以不再向明朝称臣,直接称雄就是了。故B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措施: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
解析:
依据材料“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并结合所学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以及卫特务机构”等角度思考回答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海禁政策。2.为了禁止民间海外贸易。3.“朝贡贸易”。简评:朝贡贸易是明朝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秉承厚往薄来的原则,增加了明朝的财政负担,阻碍了正常的民间贸易往来,实际是君主专制延伸到对外贸易领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