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
1、(浙江.2013)17.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1.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 s~9 s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2
2、(浙江.2013)19.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 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 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 m时,以5 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 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 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 s后的速度大小为5 m/s
D.以5 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 N
3、(2016?浙江)5.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则( )
A.动摩擦因数μ=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
4、(浙江.2018)8.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5、(浙江.2019)6.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 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
C. 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 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浙江.2019)12.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A、B两球分别连接在两根弹簧上,C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 )
A.A球将向上运动,B、C球将向下运动
B.A、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
C.A球将向下运动,B球将向上运动,C球不动
D.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C球不动
7、(浙江.2020)2.如图所示,底部均有4个轮子的行李箱a竖立、b平卧放置在公交车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间。当公交车( )
A. 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
B. 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
C. 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
D. 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 参考答案
1、(浙江.2013)17.D
解: 从图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为4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 N.结合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可判断物块的运动规律:在0~4 s物块静止,4~5 s物块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5 s以后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4 s物块静止,拉力对物体不做功,但是4~5 s物块运动,拉力对物体做正功,故A错误.4 s末,物块所受的合力由0突变为1 N,故B错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故C错误.6~9 s内,物块的加速度a== m/s2=2.0 m/s2,故D正确.
2、(浙江.2013)19.AD
解: 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速度很小,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对热气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浮力F=mg+ma=4830 N,故A正确.如果热气球一直匀加速上升,则上升180 m时的速度v==6 m/s>5 m/s,故热气球不是匀加速上升,说明随着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故B错误.如果热气球一直匀加速上升,则上升180 m所用的时间t==12 s>10 s,说明上升10 s后还未上升到180 m处,速度小于5 m/s,故C错误.以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阶段,空气阻力f=F-mg=230 N,故D正确.
3、(2016?浙江)5.
解:A、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h﹣μmgcos45°?﹣μmgcos37°?=0
解得:μ=.故A正确.
B、滑草车通过第一段滑道末端时速度最大,设为v,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45°?=
解得:v=.故B正确.
C、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mgh﹣Wf=0,解得,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2mgh.故C错误.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g,故D错误.
故选:AB
4、(浙江.2018)8.答案:C
解:下蹲时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故先失重,后超重,F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C正确。
5、(浙江.2019)6.答案A
解:A、船离开河岸,必定在水平方向受到有关力的作用,该作用力是小明对船的摩擦力。故A正确;
B、依据弹力产生的原理,撑杆给人的力是因为撑杆发生了弹性形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发生弹性形变是由于杆受到小明对杆的作用力,故B错误;
C、杆对岸的力与岸对杆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总是相等的,故C错误;
D、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都作用在杆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6、(浙江.2019)12.答案D
解:由于ρ木<ρ水<ρ铁,根据浮力F浮=ρgV排可得,A的重力大于A受到的浮力,A下面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和C的重力小于浮力,B下面的弹簧和C下面的绳子处于拉伸状态;
剪断吊篮绳子的瞬间,系统处于完全失重,由于弹簧的弹力不会突变,所以A球将向上运动,B球将向下运动,而绳子的拉力会发生突变,所以C球不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浮力F浮=ρgV排分析浮力和重力的关系确定弹簧所处的状态,剪断吊篮绳子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会突变,绳子的拉力会发生突变,由此分析运动情况。
本题主要是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弹力突变问题,能够分析原来的受力情况以及弹簧的性质是关键。
7、(浙江.2020)2.答案B
解:A.有题意可知当公交车缓慢启动时,两只箱子与公交车之间的有可能存在静摩擦使箱子与公交车一起运动,故A错误;
B.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故B正确;
C.当公交车缓慢转弯时,两只箱子与车之间的摩擦力可能提供向心力,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故C错误;
D.当公交车急转弯时,由于需要向心力大,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