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4 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原子核
1、(浙江.2014)14.
(2)玻尔氢原子模型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氢原子能级图如图2所示,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________Hz的光子.用该频率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25 eV的钾表面,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eV.
(电子电荷量e=1.60×10-19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n E/eV
∞……………… 0
6—————— -0.38
5—————— -0.54
4—————— -0.85
3—————— -1.51
2—————— -3.40
1—————— -13.60
图2
2、(浙江.2017)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γ射线都是电磁波B.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单独存在时,质量总和大于该原子核的总质量,
C.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回路电流最小
D.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3、(浙江.2018)14.【加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原子核越稳定
B.衰变为经过4次α衰,2次β衰变
C.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最大时,线圈两端电势差也最大
D. 在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电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4、(浙江.2018)15.【加试题】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关于大量氢原子的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10-7 m—7.6×10-7 m,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 )
A.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基态时,会辐射γ射线
B.氢原子处在n=4能级,会辐射可见光
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光子能量为1.89eV
5、(浙江.2019)15.【加试题】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X发生α衰变后变成新原子核Y。已知核X的质量数为A,电子数为Z,核X、核Y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X、mY和mα,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则( )
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B.核Y的结合能为(mX-mY-mα)c2
C.核Y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D.核Y的动能为
6、(浙江.202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
B. 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
C. 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7、(浙江.2020)14.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其辐射的能量来自于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和一个质量为的氚核()结合为一个质量为的氦核(),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粒子是质子
B. X粒子的质量为
C. 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
D. 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
专题14 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原子核 参考答案
1、(浙江.2014)14. (2)6.2×1014Hz 0.3 eV
解:(2)本题考查能级、光电效应方程等知识.由跃迁条件可知hν=E4-E2=(3.40-0.85 )eV=4.08×10-19 J,解得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为6.2×1014Hz,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计算可得产生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3 eV.
2、(浙江.2017)14.答案:BC
解:β射线是高速移动的电子流.属于实物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错误,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过程中需要释放出结合能.根据质能方程E =mc2,所以结合原子核过程中存在质量损失. 所以B正确, LC振荡电路中放电之前属于充电过程,电场能逐渐增大.磁场能逐渐减小,回路电流逐渐减小 .刚刚开始放电时正好是电场能最大,磁场能最小的时刻.所以回路电流此时最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能释放出C42=6频率的光子,所以本题选择 BC.
3、(浙江.2018)14.答案:BD
解 :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最大,组成原子核的核子数越多,它的比结合能不一定越大,选项A错误;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222+4×4+0=238, 86+4×2-1×2=92,选项B正确;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最大时,线圈中磁场能最大,而电场能为零,这时极板间场强为零,电势差为零,即电容器极板间电压为零,C错误;根据不确定关系可知,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测定,当狭缝越窄,位置的不确定量减小了,但动量不确定量却增大了,选项D正确。故选BD。
4、(浙江.2018)15.答案:BC
解:γ射线是原子核处于激发态发生衰变时放出的,氢原子跃迁时辐射的能量远小于γ射线光子能量,不会辐射γ射线.故A错误;
氢原子在n=4能级时会向向n=2能级跃迁时,ΔE=2.55ev,产生的波长为,属于可见光区域,B正确;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的红光能量,发出的光在红外线部分,具有显著的热效应,选项C正确;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最小能量为1.89eV,其波长最长,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选项D错误。
5、(浙江.2019)15.答案AC
解:A、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核衰变反应方程为:→He+Y.故A正确;
B、该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m=(mx-my-mα),所以释放的核能为(mx-my-mα)c2,由于原子核也有一定的结合能,则核Y的结合能一定大于(mx-my-mα)c2.故B错误;
C、在衰变过程中遵守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0=PY-Pα,则PY=Pα
根据半径公式r=,又mv=P(动量),则得:r=联立可得:RY=.故C正确;
D、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Ek=,得原子核Y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
由题,原子核X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释放的核能为:E=Ekα+EkY=(mx-my-mα)c2,
联立可得:.故D正确。
故选:AC。
6、(浙江.2020)5.答案D
解:A.由公式
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故B错误;
C.由
当,可知截止频率与入射光频率无关,由材料决定,故C错误;
D.电子束穿过铝箱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正确。
故选D。
7、(浙江.2020)14.答案BC
解:A.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则X为中子,选项A错误;
B.根据能量关系可知
解得,选项B正确;
C.太阳每秒放出的能量
损失的质量
选项C正确;
D.因为
则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为
选项D错误。
故选BC。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