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近代以来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讲义-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百色专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近代以来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讲义-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百色专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5 08: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近代以来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热 点 链 接
热点材料: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一部民法大全;从1954年首次启动算起,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66年;《民法典》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堪称“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
教 材 联 通
一、中国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
时期
事件
概况
地位或影响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帝在维新人士推动下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张用改良的方式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
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
①1905年创办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并把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②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③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使人们认清了蒋介石独裁、专政的真面目,而“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既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了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续表
时期
事件
概况
地位或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民主得到重建与加强,基本上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①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的决心和勇气,更加凸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
二、世界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
国家
史实
影响
西方民主政治的劫难
英国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开创资本主义民主法制的先河,是人治走向法治的开始
①1922年,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②1933年,德国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统治
③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实行公开的恐怖独裁统治,日本民主法制遭到极大破坏和践踏,成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黑暗的一页
宪章运动
要求实行普选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美国
《独立宣言》
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1787年美国宪法
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和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使黑人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法国
《人权宣言》
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拿破仑法典》
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俄国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日本
明治维新
经济高速发展,但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不彻底,军国主义势力得以保留
三、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法律文献
性质
国家
法律文献
概况
资本主义性质
中国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1)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英国
《权利法案》
(1)1689年颁布,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标志着人类从“人治”走向“法治”
资本主义性质
美国
《独立宣言》
(1)1776年颁布,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7年
美国宪法
(1)1787年颁布,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与议员由选举产生
(2)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
1862年颁布,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调动了黑人参战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为北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法国
《人权宣言》
(1)1789年颁布,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2)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政治特点的法律文献
《拿破仑法典》
1804年颁布实施,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其立法精神和原则被后来许多国家借鉴和效仿,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社会主义性质
中国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苏联
苏联新宪法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中考易错易混】
1.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根本区别是改革政治制度。
2.中共七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5.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6.《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三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愿望。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英国《权利法案》的要求。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是《独立宣言》的主旨。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符合法国《人权宣言》的精神。
拓 展 提 升
1.民主和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你谈谈对当前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并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提一点建议。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有何特点?
走 进 中 考
1.“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2020·常州中考)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020·随州中考)近代英国以《权利法案》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英国议会制度 B.以法律条文限制王权
C.废除一些贵族的特权 D.决定英国建立共和国
4.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下列文献符合此种叙述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5.(2020·巴中中考)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分权制衡”“三权分立”“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相吻合的法律文献是( )
A.美国《独立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法国《人权宣言》
6.(2020·赤峰中考)19世纪中后期面对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下列关于二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7.近代化是人类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其具体表现为:政治上追求民主和法制;经济上追求工业化和大机器生产;思想文化上追求民主、科学、平等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865年由曾国藩规划、李鸿章督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原材料加工购买了美国旗记铁厂的设备,核心制造机器是花了6万8千两白银从美国买的新型“制器之器”,工匠几乎全是西方工程师……
材料二 辛亥革命宣告了自秦统一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材料三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成立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该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
(3)材料三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什么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积极影响。
8.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材料二 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该法典在欧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3)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错 题 专 训
1.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3.《大国崛起》解说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1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拿破仑法典》
4.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这主要表现在拿破仑( )
A.颁布《人权宣言》 B.发动1799年政变
C.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D.颁布实施《民法典》
拓 展 提 升
1.民主和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2.请你谈谈对当前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并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提一点建议。
(1)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等。
(2)建议: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完善法律体系;坚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领域的改革,掌握民生需求,适时调整司法政策。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有何特点?
(1)西方的法治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自由和平等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最重要的口号,也是西方法治主义价值中的重要原则。
(2)西方的法治体现了人权原则。其法律规定人生而具有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财产权,所有这些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
(3)西方法治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资产阶级在同封建专制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法治必须同民主相互结合。因此,他们建立了代议制、普选制、多党制、三权分立和权力制约等近代法治主义得以实证化的政治制度。
走 进 中 考
1.“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C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2020·常州中考)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020·随州中考)近代英国以《权利法案》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B
A.建立英国议会制度 B.以法律条文限制王权
C.废除一些贵族的特权 D.决定英国建立共和国
4.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下列文献符合此种叙述的是D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5.(2020·巴中中考)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分权制衡”“三权分立”“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相吻合的法律文献是B
A.美国《独立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法国《人权宣言》
6.(2020·赤峰中考)19世纪中后期面对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下列关于二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D
A.都使本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7.近代化是人类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其具体表现为:政治上追求民主和法制;经济上追求工业化和大机器生产;思想文化上追求民主、科学、平等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865年由曾国藩规划、李鸿章督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原材料加工购买了美国旗记铁厂的设备,核心制造机器是花了6万8千两白银从美国买的新型“制器之器”,工匠几乎全是西方工程师……
材料二 辛亥革命宣告了自秦统一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材料三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成立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该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答:有关事件:洋务运动。原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
答: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3)材料三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什么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积极影响。
答:原则: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影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8.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材料二 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该法典在欧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原则:公民平等(或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或自由平等)。作用: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答:美国:通过颁布法律,废除了奴隶制,保障了人民获得土地的权利,使北方政府在战争中取胜,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通过颁布法律,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答:民主法制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错 题 专 训
1.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D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C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3.《大国崛起》解说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1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B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拿破仑法典》
4.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这主要表现在拿破仑D
A.颁布《人权宣言》 B.发动1799年政变
C.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D.颁布实施《民法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