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古今中外关系与“一带一路”
热 点 链 接
热点材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国际合作中最大的亮点。2020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周年。7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合作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日前推出《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0》,总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呈现的新变化以及发展的新方向。
解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 材 联 通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
时期
事件
概况
汉朝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形成了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业通道,是沟通中西方交通的要道,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欧亚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唐朝
造纸术外传
8世纪,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非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
明朝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清朝
闭关锁国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总结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以和平交流的方式为主;经历了由主动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过程
二、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
时期
概况
清政府晚期
1840年开始,列强先后多次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对外开放
北洋军阀时期
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但英、法、美等国操纵了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确定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2年与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在中国未参加的情况下,英美两国决定以牺牲中国主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对日作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说明中国国际地位仍然很低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成为创始会员国之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时期
成就
概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积极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参加亚非会议
1955年,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美建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加强了中美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后
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使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2015年,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16年,举办G20杭州峰会;2017年5月,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表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2017年,该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中考易错易混】
1.自西汉以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沿丝绸之路运到欧洲。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我国和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签署《联合会报》,结束了中美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理应由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局经过平等协商解决。这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国不容美国干涉。
拓 展 提 升
1.从中国的对外交往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当前中国面临着怎样的世界形势?在新的世界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应对?
走 进 中 考
1.它的起点在长安,终点在罗马。2 000多年前,它将中国与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指的是( )
A.丝绸之路 B.瓷器之路
C.海上丝绸之路 D.“一带一路”
2.郑和本姓马,初名三保,云南人,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
A.开通丝绸之路 B.七次下西洋
C.六次东渡日本 D.西行天竺取经
3.(2020·大庆中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4.(2020·株洲中考)“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今年是农历庚子年,一百多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庚子赔款”源于哪次侵华战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2020·淄博中考)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一国两制”构想
7.(2020·泸州中考)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选取了尼克松访华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这一历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 )
A.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开启中美友好关系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中日文化交流的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18年,中美关系中新出现的、愈加难以预测的动态变化撼动着亚洲许多地区。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中国“国事访问+超规格接待”。一年后中国和美国贸易领域摩擦不断,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又积极向中国各种“甩锅”污蔑中国,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从“战略接触”开始转向“战略竞争”。
材料三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怎样的外交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请依据史实说明影响该变化的事件。
(3)材料三“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上?
(4)综上所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起到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错 题 专 训
1.在中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发现的唐代墓葬有很多胡人、骏马、骆驼等陶塑,这在隋唐以前不多见,宋代以后几乎绝迹。这体现了( )
A.西北战乱的频繁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丝绸之路的兴盛 D.瓷器制造的繁荣
2.唐代两位高僧不忘“西行”和“东渡”的初心,在历史上各自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通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唐朝时期政府与民间对外友好交往都比较多
C.明朝郑和下西洋为国家带来的利润空前增加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符合( )
A.协调理念 B.绿色理念
C.共享理念 D.开放理念
5.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拓 展 提 升
1.从中国的对外交往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古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条件;对外开放能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加强与其他民族的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趋势。
(2)近现代:近代中国国力衰弱,一度沦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宰割的对象,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当前中国面临着怎样的世界形势?在新的世界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应对?
(1)形势: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2)应对: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外交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
走 进 中 考
1.它的起点在长安,终点在罗马。2 000多年前,它将中国与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指的是A
A.丝绸之路 B.瓷器之路
C.海上丝绸之路 D.“一带一路”
2.郑和本姓马,初名三保,云南人,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B
A.开通丝绸之路 B.七次下西洋
C.六次东渡日本 D.西行天竺取经
3.(2020·大庆中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B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4.(2020·株洲中考)“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今年是农历庚子年,一百多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庚子赔款”源于哪次侵华战争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2020·淄博中考)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一国两制”构想
7.(2020·泸州中考)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选取了尼克松访华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这一历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C
A.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开启中美友好关系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中日文化交流的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答:原因:社会经济繁荣;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史实:日本政府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
答:经济特区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了我国的对外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
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等。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18年,中美关系中新出现的、愈加难以预测的动态变化撼动着亚洲许多地区。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中国“国事访问+超规格接待”。一年后中国和美国贸易领域摩擦不断,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又积极向中国各种“甩锅”污蔑中国,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从“战略接触”开始转向“战略竞争”。
材料三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怎样的外交特点?
答: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请依据史实说明影响该变化的事件。
答:变化:从“战略接触”开始转向“战略竞争”。事件:尼克松访华。
(3)材料三“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上?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综上所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起到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由参与者向组织者转变;从中国融入世界到中国影响世界;外交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错 题 专 训
1.在中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发现的唐代墓葬有很多胡人、骏马、骆驼等陶塑,这在隋唐以前不多见,宋代以后几乎绝迹。这体现了C
A.西北战乱的频繁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丝绸之路的兴盛 D.瓷器制造的繁荣
2.唐代两位高僧不忘“西行”和“东渡”的初心,在历史上各自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C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通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C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唐朝时期政府与民间对外友好交往都比较多
C.明朝郑和下西洋为国家带来的利润空前增加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符合D
A.协调理念 B.绿色理念
C.共享理念 D.开放理念
5.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C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