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 中外思想解放潮流 讲义-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百色专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8 中外思想解放潮流 讲义-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百色专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5 08: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八 中外思想解放潮流
热 点 链 接
热点材料: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 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解读: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并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
教 材 联 通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1.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思想家
地位
代表思想
影响
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其自然。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③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核心思想:“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②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墨子
墨家的创始人
①主张“兼爱”“非攻”。②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①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②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①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孙武
春秋末期兵家的创始人
《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2.中外近代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1)中国近代两位著名的思想家
人物
时期
阶级
核心思想
著作
作用
魏源
鸦片战争时期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批评闭关锁国政策,为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严复
戊戌变法时期
资产阶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
译著《天演论》
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为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2)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阶级及人物
核心思想
作用
认识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
君主立宪、变法图强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经历了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成熟与发展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民主共和(或三民主义)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新文化
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等)
前期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思想解放运动
概况
意义
认识
毛泽东思想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为中国革命和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邓小平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主要代表
核心思想
历史意义
实践
认识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但丁、达·芬奇、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发展需要先进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启蒙运动
18世纪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理性主义
(自由、民
主、平等)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为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马克思、
恩格斯
科学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第一国际、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考易错易混】
1.法家的主张是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近代欧洲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都为反对封建专制,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是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都来自《共产党宣言》。
拓 展 提 升
1.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态度。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3.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所带来的启示。
走 进 中 考
1.(2020·怀化中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2020·福建中考)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3.(2020·泰州中考)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4.(2020·南京中考)1992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2020·辽阳中考)下列历史事件,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是( )
A.早期殖民掠夺 B.文艺复兴运动
C.无产阶级运动 D.思想启蒙运动
6.(2020·宿迁中考)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B.革命胜利后颁布《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的制定将革命推向高潮
D.萨拉托加大捷是法国大革命的转折点
7.(2020·金华中考改编)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纷纷建立孔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了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也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 170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39国(地区),孔子学院135所;非洲46国,孔子学院61所;欧洲43国(地区),孔子学院187所;美洲27国,孔子学院138所;大洋洲7国,孔子学院20所。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的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谈谈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的意义。
8.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
(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错 题 专 训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3.《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传统思想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交通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4.“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材料中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B.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C.法国社会矛盾激化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援助
拓 展 提 升
1.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态度。
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古为今用,弘扬其优秀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以人为本”“民为贵”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民本思想对于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道德规范意识是培养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渠道;“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3.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所带来的启示。
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革命与改革必须有先进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才能成功;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走 进 中 考
1.(2020·怀化中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B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2020·福建中考)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A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3.(2020·泰州中考)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C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4.(2020·南京中考)1992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B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2020·辽阳中考)下列历史事件,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是B
A.早期殖民掠夺 B.文艺复兴运动
C.无产阶级运动 D.思想启蒙运动
6.(2020·宿迁中考)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
A.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B.革命胜利后颁布《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的制定将革命推向高潮
D.萨拉托加大捷是法国大革命的转折点
7.(2020·金华中考改编)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纷纷建立孔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了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也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 170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39国(地区),孔子学院135所;非洲46国,孔子学院61所;欧洲43国(地区),孔子学院187所;美洲27国,孔子学院138所;大洋洲7国,孔子学院20所。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答:学派:荀子——儒家,庄子——道家。特点: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答: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一直持续2 000多年。(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的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谈谈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的意义。
答:说明:儒学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8.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答:名称:文艺复兴。历史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同时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
答: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史实:巴黎公社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趋势和方向:先进的社会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原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具有进步的意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错 题 专 训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C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C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3.《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B
A.传统思想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交通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4.“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材料中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A
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B.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C.法国社会矛盾激化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援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