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是什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声音是什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5 23: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是什么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常识性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4、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5、知道回声及其应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认识声波,回声测距的应用
考点解析:
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正在_______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源振动停止,_____________停止。
声音传播需要_______,介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在固体中传播________,在气体中最慢。
声音是一种___________的波,称为______.声音传播具有________,称为声能。
声音在15
摄氏度的空气中内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
回声,也称为__________,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北反射回来的现象。常用于回声测距。
考点精炼:
经典名题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打开音响,音箱前点燃蜡烛的烛焰晃动
B.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
3.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然后他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响度变大。小明产生了疑问:“声音通过气球传播后,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就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4.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对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马蹄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士兵听到的是次声波
C.说明固体传声效果好
D.说明空气不能传声
5.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测距,从而获得车后障碍物信息的
6.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7、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A.一次响声
B.两次响声
C.三次响声
D.四次响声
8.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9.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
10.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们当中(温度相同时)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一样快
B.气体、液体、固体
C.气体、固体、液体
D.固体、液体、气体
拓展提升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
C.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2.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可以听枪声开始计时
B.打雷时看到闪电的同时会听到雷声
C.在空旷的房间内说话时不容易辨别回声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3.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站在圜丘上说话时,声音传播得更快
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14.在常温下,声音在其中传播速度最小的介质是(  )
A.玻璃
B.水
C.空气
D.铁
15.下列事例中不能利用声波完成的是(  )
A.测量海底深度
B.探测鱼群的位置
C.探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D.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细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因为音叉发出的是超声波,所以乒乓球才被多次弹开
C.实验中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易于观察
D.利用乒乓球,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17.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紙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这个现象主要用来说明(  )
A.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8.如图所示,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所以当地群众俗称其为“蛤蟆塔”。产生这一奇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的反射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人耳的特异功能
19.某银行近日迎来了特殊的新员工“智能机器人”,这位爱卖萌的小美女能用语音与储户进行亲切的交流,并指导储户办理相关业务。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能传递信息
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器人的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20.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核心素养
21.“嫦娥奔月”计划的绘就,使得我国跻身“航天超级俱乐部”。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又说明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会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音叉___________产生的。
23.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______发出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24.《西游记》中的“千里眼”在天上峰开眼睛就能看到地面上的人和物,“顺风耳”在天上竖起耳朵就能听到地面上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______(选填“前者”、“后者”)一定不是事实,因为______。
25.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___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6.在音乐会上,音乐是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一般说来,管乐器是利用___________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___________的振动发声的(填“气体”、“液体”、“固体”)。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
27.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m/s。打雷时,某人先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______m。
28.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
(1)图甲,发声的音叉把左侧的小球弹起说明______。
(2)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弹起,说明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弹起。
(3)图丙所示实验装置配上抽气机可以验证______。
30.某同学乘座的汽艇面对一座高崖,他向高能大喊声,经5s后听到回声(15℃空气中),问:
(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多远?
(水不流动)
(2)若汽艇以20m/s的速度背离高崖驶去,他喊叫时离高崖多远?
(水不流动)
参考答案:
D
2、
A
3、
A
4、
C
5、
C
6、
A
7、
B
8、
B
9、
B
10、
D
11、
A
12、
D
13、
D
14、
C
15、
C
16、
C
17、
B
18、
B
19、B
20、A
21、介质
真空
22、
能量
振动
23、振动
空气
24、后者
真空不能传声
25、纸屑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转换法
26、气体
固体
介质
27、340
1700
28、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29、
(1)850m;(2)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