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5 08: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秘籍
2
0
2
0
菲尔吨
01
第一部分
朝 代 顺 序
02
第二部分
时 期 梳 理
03
第三部分
专 项 复 习
目录
01
第一部分
朝 代 顺 序


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周
公元前
221年
东汉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北朝
北魏
前秦
早期国家
社会变革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
民族融合
02
第二部分
时 期 梳 理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元谋人
170万年前
70-20万年前
3万
年前
7000
年前
6000
年前
云南元谋
我国目前
最早古人类
天然火
北京
周口店
保存火种
北京
周口店
人工火
磨光钻孔爱美
江河水干猪骨现,半黄半粟鱼纹盆
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炎帝
炎黄联盟在逐鹿之战打败蚩尤
人文初祖:黄帝轩辕、炎帝神农
禅让制:尧舜禹、贤德之人、公天下
时期梳理:史前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西周

公元前2070
公元前1600
公元前1046
建立者:禹
二里头
禅让制→世袭制
(贤德→血缘)
(公天下→家天下)
安阳殷墟
有文字可考始于商朝
分封制:作用为稳定政局、巩固疆土
时期梳理:夏商西周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时代特征:
经济上铁器牛耕
政治上王室衰微、
各国变法
军事上诸侯争霸
文化上百家争鸣
战国商鞅变法
内容:
政治上:确立县制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地主)
军事上:奖励军功
意义:使秦国强大、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战国都江堰
李冰、天府之国成都
防洪、灌溉、水运
时期梳理:春秋战国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时代特征:
经济上铁器牛耕
政治上王室衰微、
各国变法
军事上诸侯争霸
文化上百家争鸣
齐桓公:春秋争霸、尊王攘夷、老马识途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晋文公: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战国战役: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时期梳理:春秋战国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带来了巨大破坏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儒家
孔子6
“仁”、克己复礼、以德治国、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2
仁政、民贵君轻、(大丈夫)
荀子1
礼制

道家
老子4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德经、好坏转换
庄子2
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法家
韩非子
商鞅2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墨家
墨子2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秦统一的条件
1.人民渴望统一
2.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打下基础
3.秦王嬴政决策正确
时期梳理:秦汉
秦统一的影响
1.结束战乱
2.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皇帝
御史
大夫




郡(守)
县令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秦朝秦始皇巩固统一
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经济上:半两钱、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小篆、焚书坑儒
军事上: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开灵渠征百越
时期梳理:秦汉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西汉
东汉

公元前221
秦统一条件
秦统一措施
秦统一影响
刘邦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时期梳理:秦汉
新朝
项羽:破釜沉舟(逐鹿之战)
刘邦:约法三章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措施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归属中央政权
班超出使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时期梳理:秦汉
秦朝秦始皇巩固统一
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经济上:半两钱、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小篆、焚书坑儒
军事上: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开灵渠征百越
西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政治上:推恩令(郡国并行→郡县制)、刺史制度
经济上:五铢钱、盐铁专卖、文化上:(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上: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漠北战役
五铢钱
翻车播种
秦半两
史前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夏商西周
时期梳理:夏商西周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北朝
北魏
前秦
官渡:曹操统一北方
赤壁:三国鼎立形成
卫温到夷洲
游牧民族内迁
中原汉族南迁
苻坚统一北方
王猛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增进了民族交融
2.增强了北魏实力
王与马共天下
淝水之战:东晋VS前秦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江南地区开发的
原因
1-6
03
第三部分
专 项 复 习
专项复习:改革
奴隶社会
战国商鞅变法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质:推动国家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内容
1.确立县制
2.废除井田制
3.奖励军功
意义:使秦国强大,为秦统一打下基础。
封建社会
井田制(国有)
奴隶主统治奴隶
夏商西周春秋
地方行政:分封制
私有
地主统治农民
战国之后
地方行政:郡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迁都洛阳,一系列汉化措施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十六国前秦改革
人物:苻坚、王猛
影响:缓和了前秦境内的民族矛盾,推动了前秦影响北方
社会封建化
民族融合
启示:1.要顺应历史潮流,树立改革意识
2.坚定意志、获取支持、多方配合
专项复习:制度
尧舜禹

西周

西汉
禅让制
世袭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郡国并行制
刺史制度
察举制
怎么选取首领
地方行政制度:怎么管理地方
郡县制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专项复习:地图
西周:分封制
战国:韩赵魏
秦朝:郡县制、长城、都城
专项复习:地图
西汉:西域都护府、刺史十三州、长安
东汉:鲜卑、
洛阳
专项复习:地图
三国
西晋
专项复习:地图
西晋:八王之乱、五胡内迁
专项复习:地图
东晋、十六国
北魏
专项复习:科技文化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专项复习:科技文化
汉代耧车播种工具
三国曹魏翻车灌溉工具
专项复习:科技文化
两汉
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东汉华佗:麻沸散、手术、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症治疗、治未病
东汉道教:张角太平教、张陵五斗米道(巴蜀)、青城山
佛教传入:丝绸之路、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白马寺
专项复习:科技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北朝郦道元:《水经注》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
南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大明历》
南北朝佛教雕塑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