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学习能力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学习能力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5 09:02:48

文档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学习能力检测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
Cl-35.5
Mn-55
K-39

一、选择题(20×3=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澄清的
B.均一、稳定、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D.烧杯中盛有100克某浓度的蔗糖水,从中倒出50克,剩余的溶液浓度减小
2.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么下列现象仍会发生的是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地震
D.流星
3.
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是因为(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瓶塞与瓶口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4.
在人的口腔中,死亡的舌苔表皮和食物残渣在分解时,会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化氢是化合物
B.
硫化氢由三种元素组成
C.
硫化氢是氧化物
D.硫化氢分子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
5.
如图所示是一种探究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6.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高锰酸钾
D.氧化汞
7.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
要反应为
4NH3
+
3O2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8.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物质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 
 
A.①
单质、

氧化物  
B.①
单质、

含氧化合物
C.①
化合物、③氧化物 
D.①化合物、③
含氧化合物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0.小铭学习了电与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
(
)
11.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2NO2中的“2”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B.H2SO4中的化学式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
D.Cu2+中的“2+”表示铜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
12.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
萝卜条质量变小
B
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
可观察到植物细胞
C
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遮光,光照几小时后取下,脱色漂洗,往叶片上滴加碘液
照光处呈碘液的颜色,遮光处呈蓝色
D
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
子房内能观察到种子
13.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饱和的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通电后
发现不能正常工作。下面几个更正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
A.拆掉插座a,将两条导线连一起,再把b与S3位置互换
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C.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D.拆掉灯b和插座a,再把各自的两条连接导线连在一起
15.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条形铁条a、b。如图甲,用手拿住
b,a掉不下来;如图乙,用手拿住a,b会掉下来,这个现
象说明
(
)
A.a、b均是磁铁
B.
b是磁铁,a不是
C.a是磁铁,b不是
D.
a、b均不是磁铁
16.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为10克、乙为10克,反应后生成的丙一定为20克
B.若甲为10克、乙为10克,反应后生成的丙一定小于20克
C.若反应后生成的丙为20克,则参加反应的甲一定为10克,乙一定为10克
D.若甲为10克、乙为10克,反应后生成的丙一定等于或小于20克
17.如右图所示,是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的一段果树侧枝,现人为对
二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割。下列对果实的生长情况分析正确的

(
)
A.A、B果实都能长大
B.A、B果实都不能长大
C.A果实能长大,B果实不能长大
D.B果实能长大,A果实不能长大
1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然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
)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19.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
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
是(
)。
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6Ω,R2=12Ω。闭合开关S后,
电流表A1与A2读数之比为(
)
A.1∶3
B.1∶2
C.2∶3
D.3∶2
二、填空题(20×2=40分)
2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_____________现象。手摇发电机实验中,用手转动转盘,带动转子转动,小灯泡发光,此时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2.
有A、B、C、
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是___
__;
B是________;C是___
___;D是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3.如下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
P乙
(填“>”、“=”或“<”)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4.如图所示,若只需灯L1发光,则用导线连接
两个接线柱(填字母);若要灯L1、L2串联,应连接
两个接线柱(填字母)。
2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
____
g。
(2)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_________。
(3)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
____。
26.
家庭电路中,开关与被控制的灯泡____联,插座和电灯______联。
27.
某品牌矿泉水的外包装上得说明书中的主要成分表上的“钙、钠、溴”是指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纯净优质的矿泉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8.生活中的很多物质蕴含了化学知识,请回答:
(1)现在很多家中都以天然气(CH4)为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化学式为Na2FeO4,高铁酸钠主要通过如下反应制取: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X+5H2O
。则:
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②高铁酸钠由钠离子(Na+)和高铁酸根离子构成,高铁酸根离子的符号为

③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15×2=30分)
29.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
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先关闭a、b,
然后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a、b。
(1)发现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原因是

(2)若撤掉水槽,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其他条件
不变),重做该实验,当白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并使两瓶
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此时的天平将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右
C.偏向左
D.无法确定
30.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4)右面的装置装满水后可以收集并储存氧气,若需要氧气时可将
水从(填”a”或”b”) 
端通入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
31.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用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研究巨磁电阻性质,实验步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1)断开S1,闭合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测量不加磁场时GMR的电阻,两电表读数如下表1所示,不加磁场时GMR的电阻值为
表1
表2
(2)保持R2滑片位置不动,闭合S1、S2,将R1的滑片移到不同位置,记录两表读数如表2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N
极,根据上述实验写出巨磁电阻性质:
。微弱的磁场变化会引起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
3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阻值为10欧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1)请你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移到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伏,此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
(3)在完成以上实验后,某同学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试通过图像写出灯丝电阻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规律可以解释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瞬间,灯丝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烧断。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
33.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4N。求(g取10N/kg)
(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2)该金属块的体积;
3)该金属块的密度。
34.
将27.6克氯酸钾(KClO3)与2克二氧化锰(MnO2)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使反应停止,测得剩余固体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0%。计算有多少克氯酸钾没有分解?
35.
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电磁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电磁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1)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
 
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
相连(均选填“A”或
“B”)。
(2)请计算说明,当环境温度达到几摄氏度时,警铃就会报警。
a
b
-
1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学习能力检测
九年级科学答题卷
座位号




总得分
一、选择题(3×20=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2×20=40分)
21.__________
_________
22.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3.________
24._____
_______
25.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6._______
________
27.________
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三、探究题(2×15=30分)
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0.(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________
31.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请在图中连线
(2)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0分)
33.
34.
35.(1)________
___________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