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学案 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学案 word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7 10: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重难点】
了解中医药的成就;
了解古代疫病的应对措施,理解疫病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基础知识:
一、历史上的疫病
1.疫病的概念: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病。
特点:①传播速度快;②范围广;③时间长; ④危害性极大
历史上主要的疫病:
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
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发严重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发生明显转变。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6世纪: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人口大量死亡,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称为黑死病。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严重饥荒。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17世纪:明末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
18世纪: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
思考:历史上主要疫病流行原因、特点、影响?
特点:历史悠久、多源频繁发生、多与天灾年祸战争有关、患者范围广、城市多于农村、随人口迁移而扩散
原因:
经济——灾荒严重,经济衰退;
政治——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社会秩序混乱。
医学——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落后,公共条件差
影响:
经济——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粮食短缺,饥荒严重;
政治——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思想——精神冲击,信仰危机,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
社会:社会秩序混乱,道德危机,政局动荡,国家衰落。
军事:瘟疫横行使得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了疾病的传播范围。
医学——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近代以来大疫病的危与机
(1)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
机遇: 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孕育了及时行乐的现实主义,催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导致了劳动力的匮乏和经济衰退,一方面加速了生产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推动了西欧的对外掠夺;有利于法律和医学的进步。政府开始颁布卫生法令和法规,医学技术和疾病防治等有很大改进;有利于卫生意识、饮食习惯、城市建设等的改观
(2)西班牙大流感机遇:
①千万人口的丧生,客观上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②推动了现代传染疫病的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大大提高疫情防治的疗效。(DNA携带遗传物质、青霉素、口罩的佩戴等)
③加速了西方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④开启了传染疫病的国际合作,一战后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新阶段的到来
3、 古代的公共卫生与防治
(1)重视公共卫生

措施
作用
古罗马
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引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对疫病的预防起了一定作用
中国古代
①不少地方官在任期内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②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2)防治疫病的方法
①东晋葛洪所著《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为了防治天花,中国古人发明了人痘接种,该法在明朝中期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3)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①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②隋唐时期:寺庙 病坊也收治病人。
③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
(4)近代控制疫病传播的医学成就
①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
②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③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合作探究:材料一: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
根据材料,概括古罗马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特点?
政府主导;立法保障;注重疾病预防;注重修建大量公共卫生设施;重神学轻科学
材料二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祈福禳灾。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等《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防疫措施的特点。
特点:政府消极应对;防疫重点主要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浓厚。
材料三 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暴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
背景:宗教观念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封建王权的发展。
意义:促进城市化发展;提高公民卫生意识;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二、中医药的成就
1.战国时: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
2.战国至西汉间:《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3.东汉晚期
(1)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2)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4.唐朝
(1)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2)《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5.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总结临床经验,使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3)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4)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7.针灸学: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它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2.鸦片战争后(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2)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
①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②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
③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思考:近代西医的传播对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有何影响?
医疗:建立教会医院;医疗技术的传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
西医院校落成,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西医人才。
公共卫生:凭借消毒、化验等手段,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城市的公共卫生逐渐发展起来,科学处理垃圾与粪便,推广自来水,监督食品卫生,成为政府的公共职能。
课堂探究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耶稣会士为在中日两国打开传教局面,遂以西医为百姓疗疾来赢得人心。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向中国译刊一大批西医著作,向国人初步介绍了西医解剖学、药物学等知识。此后,西医在中国渐趋实用。康熙帝任用传教士为其治疗心悸症和上唇生瘤,获得奇效。在民间,一些传教士也为老百姓治病。但总体上西医在中国影响不大。西医最初在日本传播时,传教士深入民间行医舍药,颇得民心,很多倾慕西医者受洗入教。此后,以兰学(指经荷兰传入日本的西洋学术)为代表的西医著作大量传入日本,从理论上丰富了日本人对西医的认识。
——摘编自田毅鹏《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
不同点: ①传播过程不同。中国是先理论后趋于实用;日本是先实用后理论。 ②民众对西医态度不同。在中国西医的受众较少;在日本更多的人接受西医。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
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背景: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西方文明的传入;洋务运动的兴起;受到日本的影响。
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动摇了中医的地位。
材料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生理解剖,取样分析,这是西医的方法。辨证施治,阴阳五行,上病治下,左病治右,这是中医的方法。西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可以分解为许多部件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开、修理、更换。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表里一体,虚实相通。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中西医药的认识?
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以草药为主,药食同源,注重养生。
西医:局部定位,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
巩固练习:1、南齐“(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民”。北齐皇帝也曾下诏,“去秋已来,水潦,人饥不自立者,所在付大寺及诸富户,济其性命”。这反映(  )
A.宗教勃兴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B.政府借助民间力量应对自然灾害
C.南齐皇族较北齐更富有社会责任意识 D.儒家的“仁政”思想得到切实贯彻
2、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下面是其中一幅图画《西医治病》(画中字为:都中施医院之西医某君,初次莅华,未谙言语,而治病给药必须详询,方知病之原委。有西女某,教中人,亦好善为怀者,愿代某君喉舌之司……赴院病人日以百计……)。这反映了(  )
A.中医中药渐趋衰弱
B.西医西药广泛传播
C.报刊商业功能增强
D.“西学东渐”有所发展
3.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合流,治疗多以巫术之法。春秋战国时期,医巫逐渐分离,如名医扁鹊明确提出“信巫不信医,不治也”。这表明(  )
A.世俗生活摆脱了神学影响 B.社会进步助长了科学精神
C.儒家思想影响了医学发展 D.传统医学形成了理论体系
4.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5.2015年12月7日,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十次提到“中医药”。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下列有关中医药知识对应准确的是
A.《黄帝内经》——西周时期问世、战国时期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针灸疗法——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我国祖先独创,近代以后方为世界所知晓
C.《本草纲目》——是对13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D.《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作,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答案:AD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