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复习卷 11 习题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复习卷 11 习题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6 10: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复习卷 11
复习内容:第十七章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说明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________有关;由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所以电流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电压
电阻
1
2.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我们应控制________一定,通过在电路中串联一个______________来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
电阻
滑动变阻器
正比
3.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我们应控制电阻两端的________一定,通过换用不同的__________来改变电阻。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小刚把A、B两点间的电阻R1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控制变量,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
电压
定值电阻
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反比
知识点  2   欧姆定律
4.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


2
5.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I—__________;U—__________;R—__________。公式________可用来计算导体的电阻,公式________可用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
????=????????
?
安培
(A)
伏特
(V)
欧姆
(Ω)
U

IR
????=????????
?
知识点  3   电阻的测量
6.“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上的圆圈表示电表,其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电压表
电流表
????=????????
?
3
7.连接“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接入____________,先连接电路中________部分,再将电压表________联在被测电阻两端。
断开
最大电阻
串联

8.除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电压表、定值电阻(或电流表、定值电阻)测未知电阻,这些方法主要利用了串联电路中电流____________(或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的规律再结合欧姆定律来测量。
处处相等
相等
知识点  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9.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_____________;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_______。
阻值之和
长度

4
10.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________等于各并联电阻的____________;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____________,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________。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串、并联规律的示意图,其中______(填“甲”或“乙”)图能够反映电阻并联规律。
倒数
倒数之和
横截面积


11.串联分压规律: = ________,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________;并联分流规律: = ________,并联电路中通过各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________。
正比
反比
????1????2
?
????1????2
?
????2????1
?
????1????2
?
易考点训练
考 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小李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与他合作并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请你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
1
(2)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________不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小李发现表格中有一组错误的数据,请你找出第________组数据是错误的。
{775DCB02-9BB8-47FD-8907-85C794F793BA}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0.8
1.2
1.6
2.0
2.4
电流I/A
0.16
0.24
0.32
0.44
0.48
电阻
4
(3)为了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利用正确的数据,在坐标中绘制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
(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强选用了4 Ω、8 Ω、10 Ω、20 Ω四个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3 V。
(2)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选用4 Ω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记为______A;以后每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电阻
R
0
断路
0.5
B
2
V
(4)根据实验数据,小强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R图象,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强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象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你认为小强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R图象的横坐标R变为1????
?
(或R-1)
考 点   2   欧姆定律及应用
3.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B.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C.电压为零,电阻也为零
D.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D
2
4.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是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当甲两端电压为1.5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 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 V时,其阻值为5 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 A,则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2 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 V,则干
路的电流为0.4 A
D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图示位置逐渐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V示数变小,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D
考 点   3   “伏安法”测电阻
6.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在实验中不拆改电路的情况下,能够测量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可以
C
3
7.现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Rx(约5 Ω)、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接线柱D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且几乎不变。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可判断该故障是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继续实验,某次测量,电流表的示数为0.50 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该示数为________V,则Rx=________Ω。
R
x
断路
2.6
5.2
(4)某同学利用电源(电压未知)、电阻箱(0~999.9 Ω)和电流表(指针能正常偏转,但刻度盘示数模糊不清)等器材,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如图3。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断开S1、S2,将电阻箱R阻值调至最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电阻Rx=________。
(用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闭合S1,标记电流表指针所指的位置
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指针指在标记的位置,
记下电阻箱阻值R0
R0
易错点突破
易错点  1   不会根据实验要求选取滑动变阻器规格
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6 V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 Ω、10 Ω和20 Ω,电压表示数保持2 V不变。为完成实验,应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A.10 Ω 2 A
B.20 Ω 1 A
C.30 Ω 2 A
D.50 Ω 1 A
D
1
易错点  2   不能正确理解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2.下列各组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一组是(  )
A.10 Ω、10 Ω
B.30 Ω、60 Ω
C.30 Ω、20 Ω
D.1 000 Ω、1 Ω
D
2
3.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每个阻值均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另一个电阻减小同样的值,那么它们相互并联后的总电阻(  )
A.小于R
B.大于R小于2R
C.仍然等于R
D.无法确定
A
4.把一根电阻为24 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变成一个圆环,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则该圆环在电路中的阻值为(  )
A.10 Ω
B.20 Ω
C.6 Ω
D.4.5 Ω
D
易错点  3   不能熟练应用欧姆定律
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 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 A;把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5∶8
B.滑片P在最右端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1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 Ω
D.电源电压为10 V
D
3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 V保持不变,G为灵敏电流计,其内电阻为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热敏电阻所在的环境温度等于20 ℃时,电流计的示数是2 mA。则灵敏电流计的阻值是______Ω;当电流计的示数是9 mA时,它所在的环境温度是_________℃。
500
140
7.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2=20 Ω,闭合开关S,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3 A,而电压表V1的最大示数与最小示数之比为5∶3,则电阻R1=____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__V,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A。
30
15
0
.
5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R1=20 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 Ω 1 A”。
(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电流表示数为1.2 A,求电源电压。
(2)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右端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8 A,求R3的阻值。
(3)闭合开关S3,断开S1和S2,在不损坏电流表、
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
器的阻值取值范围。
谢 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