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卷 1 习题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卷 1 习题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6 11: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复习卷 1
复习内容:第十三章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通常以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
原子
10

10
m
1
2.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
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且分子间存在________。
扩散
气体
液体
固体
B
B
瓶内红棕色气体变淡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3.大量分子的__________运动叫分子热运动。温度越______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
无规则

引力
斥力
引力
知识点  2   内能
4.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与分子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内能越________。
动能
势能
剧烈

2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如图所示,小刚从滑梯上迅速下滑时,感觉到臀部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他的内能。金刚钻在钻孔时要不断往钻头浇水,钻孔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浇水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做功
热传递
6.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_。
传递能量
J
减少
增加
知识点  3   比热容
7.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不同
比热容
3
8.一般地,同种物质比热容________,不同种物质比热容________;比热容与物质的________和物质的________有关。在各种常见物质中,________的比热容最大。
相同
不同
种类
状态

9.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由于水的________大,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________,因而发动机用水冷却,暖气用水作媒介。
比热容

10.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________________,其中Δt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___,其中Δt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cm
Δ
t
升高的温度
降低的温度
cm
Δ
t
易考点训练
考 点  1   分子动理论
1.下列古诗词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万里雪飘”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灰飞烟灭”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花”
B
1
2.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原来增大了,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D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北方冬天煤堆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墙角的砖也变黑了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考 点  2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和联系
4.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温度
B.热胀冷缩中的“热”和“冷”是指内能
C.吸热升温中的“热”是指热量
D.热传递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C
2
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A
考 点  3    做功和热传递
6.下列有关做功和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内能,就一定对外放出热量
B.物体具有内能,就一定对外做功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在改变内能方面是不等效的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D
3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锯木材锯子发烫 D.钻木取火)
7.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B
8.如图所示,小方把钉在木板里的钉子拔出来,发现钉子变热了,钉子内能增加是因为这一过程中(  )
A.手给钉子传热
B.空气给钉子传热
C.钉子有很好的导热性
D.钉子克服它与木板间的阻力做了功
D
9.酿酒是人类神奇的发明,如图是将谷物倒入锅中熬制酒料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料在升温的过程中,所含的热量逐渐增大
B.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这是为了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
C.熬制的过程中,锅用热传递的方式把温度传递给酒料
D.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不相同
D
考 点  4    比热容及其应用
10.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
A.较多的热量
B.较大的密度
C.较高的温度
D.较大的比热容
.
D
4
1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775DCB02-9BB8-47FD-8907-85C794F793BA}物质

煤油



比热容/
( J·kg-1·℃-1)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C
12.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所示,相同时间内________(填“甲”或“乙”)的温度上升得更快。

(2)由图可知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吸热本领更强,甲和乙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 。
(3)这个实验表明: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有关。

3

4
种类
考 点  5    比热容的相关计算
13.某同学制作了一个透明玻璃箱,在玻璃箱内装有质量为10 kg、温度为20 ℃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太阳辐射的能量为6×105 J,若有42%的能量被水吸收,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可以使玻璃箱内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5
14.小凯在实验室利用恒温箱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2 kg,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水=4.2×103 J/(kg·℃),求:
(1)CD段水吸收的热量。
(2)计算出冰的比热容。
解:(1)冰的质量m冰=2 kg,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水的质量m水=m冰=2 kg,由图象知,CD段水从0 ℃升高到20 ℃,升高的温度:Δt水=20 ℃-0 ℃=
20 ℃,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1=c水m水Δt水=4.2×103 J/(kg·℃)×2 kg×
20 ℃=1.68×105 J。
(2)冰在AB段从-20 ℃吸收热量升高到0 ℃,升高的温度:
Δt冰=0 ℃-(-20 ℃)=20 ℃,加热时间为5 min,由题意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冰在AB段吸收的热量:
Q吸2=1/2Q吸1=1/2×1.68×105 J=8.4×104 J,由Q吸=cmΔt得,冰的比热容:c冰= =2.1×103 J/(kg·℃)。
????吸2?????冰Δ????冰= 8.4×104?J2?kg×20?℃
?
易错点突破
易错点  1   没有区分分子热运动与微小物体的机械运动
1.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雪纷飞
B.雾霾重重
C.花香四溢
D.黄沙漫天
C
1
易错点  2   不能正确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同学们对“破镜不能重圆”提出了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
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
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B
2
易错点  3   不能正确辨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人站在风车下就能让它转动(如图)。原理是人体可以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密度变小会上升,导致风车转动。若风车正下方站的人越多,则风车转动越快,说明空气的内能越大。改变空气内能的方式是________。人体加热周围空气,导致风车转动,其实质是内能转化为________。
热传递
机械能
3
易错点  4   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4.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
4
易错点  5   对发生热传递的条件认识不全面
5.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
B.铅块可能向铜块传热
C.接触时,铜块温度更高
D.接触时,铅块温度更高
B
5
易错点  6   不能正确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越多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质量均无关
C
6
易错点  7   不能根据计算公式Q吸(放)=cmΔt分析图象
7.在相同条件下,对质量m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  )
A.若c1=c2,则m1<m2
B.若c1>c2,则m1>m2
C.若m1=m2,则c1<c2
D.若m1<m2,则c1>c2
D
7
谢 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