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复 习 卷
复 习 内 容:第 一 章
知识点归纳
易考点训练
易错点突破
知识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长度单位
的换算关系:1 m= mm= μm= nm。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
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不能歪斜。
(3)“读”: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4)“记”:测量结果是由 和 组成的。
知识点归纳
1
2
3
4
米
m
103
106
109
量程
分度值
平行
正对
下一位
数字
单位
下一栏目
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图中木块的长度为 cm。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单位换算关系:1 h=
min= s。
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
值;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注意: (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 ,若该数位上无
数,则应 。 (2)误差不可 ,只能减小;错误必须 。
1 mm
2.70
秒(s)
60
3 600
误差
平均
下一位
补零
避免
避免
知识点归纳
1
2
3
4
下一栏目
知识点 2 运动的描述
6.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 。
7. (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把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
(2)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它是 的;
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 的。
8.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不同,所
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
静止
相对
知识点归纳
1
2
3
4
下一栏目
知识点 3 运动的快慢
9.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 ;②通过
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 。
10.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 ,在物理学中把 之比叫做速度;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为v= 。
11.物体沿着直线且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是 的机械运动:①运动的轨迹是直线;②运动的速度保持 ;
③路程与时间成 ,其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
路程
时间
快慢
路程与时间
速度
最简单
不变
正比
知识点归纳
1
2
3
4
下一栏目
12.通常用 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13.下列分别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s?t、v?t图象。
平均速度
知识点归纳
1
2
3
4
下一栏目
知识点 4 测量平均速度
14.实验原理: 。
15.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 、 、金属片。
16.测量的物理量:小车运动的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 。
刻度尺
停表
路程
时间
知识点归纳
1
2
3
4
下一栏目
考点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与估测
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 m的是( )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错误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1
2
3
4
A
D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3.为了解空气质量,某校环保社团开展了PM2.5测量的环境监测活动,该
社团成员平均身高170 cm(即 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
于2.5 μm(即 m)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 dm= mm; (2)5 m= cm;
(3)1 800 s= h; (4)10 m/s= km/h。
1.70
2.5×10-6
1 000
500
0.5
36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5.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min s,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min s。
6.某同学在测一支铅笔的长度时,将刻度尺按如图放置,其读数时的视线
如图所示,写出图中的错误。
(1) 。
(2) 。
5
37.5
5
7.5
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7.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
长度,读数为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
12.04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8.小明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
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填
“A”或“B”)。
A. B.
1.54
B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考点2 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9.星期天,小明与爸爸开车出行,在十字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小
明看着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发现他所坐的车向前移动了,便急忙叫爸
爸停车,爸爸说车没动。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
物可能是( )
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 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
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 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
D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0.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
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1.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横线上。
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分别选
、 为参照物。
孤帆
青山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考点3 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
12.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这位女士,
您刚才的车速是60 km/h。”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是60 km呢?”由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
没有理解下列概念中的( )
A.参照物 B.路程 C.时间 D.速度
D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3.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
众”通过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
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 ,判定最先
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填“观众”或“裁判员”)
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观众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4.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其速度如图所示,指针显示轿车的速
度为 m/s,其物理意义是 。
25
轿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25米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5.草海开往贵阳的K9587次列车,当天傍晚从草海车站发车,当天晚上到
达贵阳,这期间运动322 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K9587
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 ,本次列车在草海到安顺间运行的平
均速度是 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草海
六盘水
六枝
安顺
贵阳
K9587
到达
时间
发站
18:57
20:21
21:10
22:29
发车
时间
17:25
19:04
20:26
21:15
终点
5 h04 min
64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考点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6.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
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 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 s内前进了300 m
D.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A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D.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C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8.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描绘的
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前4 s内运动的
路程是 m;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m/s。
0
10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19.小王计划进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
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 m,s2=0.4 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
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金属片、刻度尺
较小
0.5
1
2
3
4
下一栏目
上一栏目
易考点训练
易错点1 长度的测量: (1)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工具; (2)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读数时没有看清分度值和刻度尺的起点及终点
1.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A.总长0.6 m的毫米刻度尺;B.总长1.5 m的厘米刻
度软尺;C.总长20 cm的毫米刻度直尺;D.总长30 m的厘米刻度卷尺。配窗
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 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 .
尺子;缝纫工裁剪衣服时,应选用 尺子。(均填序号)
A
D
B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2.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 (填“甲”或“乙”)图
的测量方式,物体A的长度为 。
甲
2.05 cm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
1 mm
2.70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易错点2 运动与静止(多个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判断)
4.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5.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
方向匀速行走,1 min后两人相距1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 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 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A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易错点3 速度(对速度、平均速度及其图象的理解)
6.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7.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 m),同时相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
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甲、乙相距10 m。则( )
A.v甲<v乙,t一定为10 s B.v甲<v乙,t可能为30 s
C.v甲=v乙,t可能为10 s D.v甲=v乙,t可能为30 s
B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8.暑假,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夏令营,
该车经停车站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
西站所用时间约为 h。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约为490 km,
则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09
聊城
08:23
08:29
6分钟
10
衡水
09:47
09:50
3分钟
11
北京西
12:06
终点站
—
3.6
136.1
上一栏目
易错点突破
1
2
3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