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物质结构与性质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5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掌握分子晶体的概念、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物理性质、常见的分子晶体。
2.
掌握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
掌握典型分子晶体冰和干冰晶胞的结构特点。
4.
通过干冰晶胞和冰晶胞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
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氢键对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氢键对冰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课程导入
【教师】PPT展示冰、冰糖、食盐、金刚石和玻璃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判断是否晶体。
环节一
明确分子晶体的定义
【教师】PPT展示干冰,C60、碘、冰的晶体结构图
【学生】分析不同晶体的组成微粒和微粒间相互作用。
环节二
归纳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教师】提出问题:分析数据结合分子晶体结构特点归纳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学生】分析数据、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环节三
认识典型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展示干冰和冰的晶体结构
【学生】观看视频,分析现象不同的原因,学习干冰和冰的晶体结构。计算冰的密度,从晶体结构角度认识氢键冰晶体性质的影响。
小结
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建立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模型
拓展
开发可燃冰的利与弊
【教师】展示可燃冰的图片,提供相关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发表自己观点。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物质结构与性质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5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道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区分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
认识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的三维骨架结构,能借助共价晶体模型说明共价晶体中粒子的相互作用。
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共价晶体的相互作用与其性质(熔点、硬度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引入
【教师】设置情景,碳元素和硅元素为同主族元素,干冰(CO2)和SiO2的熔沸点相差很大。
【学生】根据干冰和SiO2的晶体结构分析原因,从而明确共价晶体的定义。
环节一
明确共价晶体的种类
【教师】展示属于共价晶体的物质
【学生】根据物质及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理解。
环节二
认识金刚石和石英的晶体结构
【教师】PPT展示金刚石和石英的晶体结构,提出问题:
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采取什么杂化方式,每个C与几个C成键,最小的碳环由几个碳原子组成?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数目与C-C键数之比是多少?
在石英晶体结构中,每个硅原子周围有几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周围有几个硅原子,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之比是多少?
【学生】分析晶体结构,结合原子成键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环节三
归纳总结共价晶体的物理性质
【教师】PPT展示表格
【学生】分析表格数据,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归纳总结共价晶体的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导电(Si为半导体),不溶于任何溶剂。
【教师】展示某些共价晶体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环节四
小结共价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顾课堂知识、总结
环节五
应用
【教师】提出问题:共价晶体与分子晶体的比较?
如何判断晶体类型?
如何比较不同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并总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