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五年级-蹲踞式起跑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五年级-蹲踞式起跑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12-26 18: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教师:黄浩
体育径赛中,跑步的起跑姿式一般分为两种:站立式和蹲踞式。
其中,蹲踞式是短跑运动中最好的起跑方式。这其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这和袋鼠有很大的关系。
1888年,澳大利亚短跑运动员舍里尔在观察袋鼠奔跑时发现,袋鼠在起跑前总是先弯曲一下身子,使肚皮都要挨着地面了,然后用它强壮的后腿使劲一蹬,用一句用烂了的比喻来说:“它像出了膛的子弹”或“它像离弦的箭”一般奔了出去。
袋鼠的这种起跑方式激发了舍里尔的思想火花。他想,要是这种起跑姿势如果运用到短跑中,也许会创造奇迹。于是,他模仿袋鼠的起跑姿势,并结合短跑的特点,发明了“前无古人”的独特起跑方式——蹲踞式起跑。舍里尔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采用这种袋鼠式的蹲踞起跑术,结果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成绩。从此以后,蹲踞式起跑技术风靡一时,成为短跑技术上的一次革命。
蹲踞式起跑为什么能提高速度呢?这还是得从袋鼠说起。
袋鼠的身体高大,有时还“抱”着小袋鼠,体重就更大了。如果袋鼠站着跑,它本身的体重就会产生一种静止阻力。即使跑动起来,起跑速度也不会很大。然而,当袋鼠弯下身体时,它的重心就会降低,在起跑、奔跑和跳跃时就会增加向前的水平分力和巨大的冲力。另外,这样蹲下身子起跑,充分利用了袋鼠的体形特点,特别是很好地发挥了它强有力的后腿的蹬伸作用,使袋鼠能够迅速地摆脱静止状态,利用力与力的反作用,获得较大的起跑速度。袋鼠也就能飞速奔跑了。
袋鼠的这种“启动”姿势是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分析,肌肉在收缩前先拉长,可以提高肌肉的张力,更好地发挥肌肉的收缩能力。蹲踞式起跑能够使臀肌、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和小腿后的三头肌被拉长,使这些肌肉群处于收缩前的“绷紧”状态。起跑后蹬的那一刹那,就会产生相当大的爆发力。而且由于蹲踞式起跑时重心降低,支撑反作用力向前的分力大,就能产生巨大的前冲力,这样运动员的初速度就提高了,也就提高了短跑运动的成绩。长跑当然用不着,它靠的是速度加耐力,而短跑全靠速度的比拼,因此初始速度哪怕提高0.1秒也可能比别人快。
蹲踞式起跑
蹲踞式起跑包括三个环节:
“各就位”、
“预备”、
“鸣枪”(或“跑”的口令)




蹲踞式起跑
普通式:
主要讲解
拉长式:身材高大的运动员选用
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
1."各就位”: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有力脚在前,两脚依次踏上起跑器,后膝跪地,两臂伸直与肩齐宽,两手拇指相对,虎口向前,撑与起跑线后,颈部放松。
2."预备":两膝离地,臀部从容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两脚压紧起跑器。
3."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离起跑器,后腿积极前摆,前脚髋.膝.踝充分蹬直跑出。
蹲踞式起跑(五点三线)
五点支撑:分别是双手,双脚以及蹬地脚的膝盖,这五个位置被称为“五点”。
三线:听到该口令后即从容走到起跑线前第二条白线,两脚前后开列,一般左脚在第二条线,右脚在第三条线,蹲下,使右膝盖与左脚的脚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并注意后脚蹬地,两臂比肩稍宽,虎口向前放在起跑线后沿,两肩稍前移,低头静听“预备”。
2、听到预备口令发出后,后边支撑腿稍抬,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于肩,但是后边腿要弯曲,不要伸直,两眼视前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
3、枪响后后脚快速蹬离起跑器,两臂快速摆动,身体前倾至10米处逐渐抬起,快速跑下去
鸣枪:
枪声(起跑)
后脚迅速前抬
前脚用力后蹬
两臂用力前后摆
加速跑
身体前倾,摆臂抬腿
蹲踞式起跑易错之处
1、手的动作:注意不要过线。
2、脚的动作:要注意距离,
脚的姿势和用力蹬地。
3、起跑时要注意不要抢跑。反应要迅速。
蹲踞式起跑的意义
蹲踞式起跑能更有效地完成快速起跑,获得更快的初速度,使运动员跑得更快。
总结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
1、各就位:前脚距线一脚远,
后膝跪在前脚边,双手撑地宽于肩。
2、预备:重心提高肩过线。
3、跑:双脚蹬地冲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