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2相遇问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2相遇问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6 11:0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题)。
1.仔细观察屏幕,从这一情境当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王阿姨得到这份材料,有什么办法?
王阿姨←张叔叔
王阿姨→张叔叔
王阿姨→←张叔叔
师:在现有的条件下,王阿姨要最快得到这份材料,应该怎么办?
3.像这样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板书:同时出发 相对而行 相遇)
师: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的时候两个人行驶的时间怎么求?
4.揭题:在这种运动状态下产生的问题(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我们称之为相遇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5.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试着提一个有关相遇的数学问题吗?(板书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活动:(出示教材第71页情境图)
估计两个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师:为什么呢?
师:谁再来说一说?
小组内讨论交流。
1.要知道两个人在何处相遇,首先要知道两人走的路程谁多谁少。
2.淘气的速度比笑笑快一些,相同时间淘气走的路程比笑笑多,从情境图中可以估计他们相遇的地点在邮局附近。
(二)思考并解决“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的问题。
1.引导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用线段图直观地表示出来。
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2.各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出相遇所用的时间。
3.汇报交流。
(1)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先算出两人的速度和,就可以用“路程÷速度”求出相遇所用的时间。
50+70=120(米/分)  840÷120=7(分)
(2)我们小组列综合算式:840÷(70+50)=7(分),比他们小组的方法简单。
(3)我们小组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那么淘气走了70x米,笑笑走了50x米。
70x+50x=840
120x=840
    x=7
答:出发后7分相遇。
小结: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出问题的实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表扬,希望今后再接再厉。
(三)体会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1.算式方法简单,但思考难度大。
2.方程方法是顺向思维,很容易,所以简单。
小结:有些问题用方程来解决更容易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四)思考并解决“如果淘气步行的速度是80米/分,笑笑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他们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的问题。
1.各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
解:设他们出发x分后相遇,那么淘气走了80x米,笑笑走了60x米。
80x+60x=840
140x=840
    x=6
答:他们出发后6分相遇。
(五)请举出生活中的其他情境,也可以用类似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
学生同桌交流,集体汇报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题。
这个问题是与主题情境图的问题相同,建议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第(1)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驶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地点离公园近一些;估计在李村附近。第(2)题要让学生先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其中“相遇地点距公园有多远”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2题。
教师指两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说一说。
【教后思考】
相遇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是对题中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如果单纯地从题目出发,对这些字眼进行讲解,我想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很差,但是缺少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讲,体验过的知识能加深理解与感悟。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让同桌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甲车司机和乙车司机,在自己的课桌上演示相遇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一次次愉悦的演示过程中,感受、理解相遇问题的规律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