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技巧与器械体操》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目标
04
教学策略
目录 | Contents
教材分析
PART 01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肩肘倒立”。技巧与器械体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其水平三(五、六年级)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分为滚动、滚翻动作练习、跪跳起、跳上跳下动作练习、悬垂、支撑动作练习以及实用性攀爬动作练习。这些内容习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又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劳动和交流中的重要技能,对于改善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质量有积极作用,也为学习和掌握体操运动项目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PART 02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身体处于发展期,好动、好学、模仿能力强、有很强的表现欲。对于技巧动作有一定的控制力,但注意力水平、空间感、合作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因而在课中尝试建立学生的常规意识、空间意识,足够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习和活动在不断变化的音乐和游戏中完成,保持学生学习的兴奋性,使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PART 03
总 体 目 标
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上、下肢和腹背、腰部及肩带肌肉力量,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
教学中通过同伴和群体间的共同讨论,彼此勉励和互相保护与帮助,体验群体生活的乐趣。
1
初步掌握技巧与器械练习的教学内容,在单个练习的基础上,学会做组合练习。
鼓励学生展示自我,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体验在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
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3
4
5
前后滚翻
团身紧,两手及时堆垫子。
滚动圆滑,方向要正。
肩肘倒立
两手撑腰,脚面绷直,支撑稳。
伸髋立腰,动作连贯,姿势优美。
支撑跳跃-跳上成蹲-起立,前跳下
直臂支撑,收腹提臀屈膝成蹲撑
?收腹提臀屈膝
支撑跳跃—分腿跃山羊
快速有力的踏跳
支撑短促有力的推手
单元设置
本教学内容共8次课,本课是第2次课。
1
2
3
4
悬垂能力
悬垂方法正确
?腰腹用力
单挂膝摆动上
单挂膝摆动上动作方法
?蹬地有力
攀爬综合练习
上下肢协调发力
?体验成功、兴奋
单元考核
单个动作的质量
姿态优美、动作连贯
单元设置
本教学内容共8次课,本课是第2次课。
5
6
7
8
肩 肘
倒 立
技能目标
学生能知道肩肘倒立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
8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增强学生腰腹力量和平衡能力。
身体素质目标
在动作的学习中学习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互帮互助,体验运动的快乐。
本课教学目标
肩 肘
倒 立
教学重点
两手撑腰,
脚面绷直,
支撑稳。
教学难点
伸髋立腰,
动作连贯,
姿势优美。
本课重难点
教学策略
PART 04
1
2
3
5
4
多媒体课件及视频导入
教师提问
讲解示范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
1.教学手段
准备
部分
开始
部分
课堂常规
专项热身活动
肩肘倒立教学
放松小结
2.教学过程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动作要领
由直角坐开始,上体前屈,接着后倒,收腹举腿压臂,当脚尖至头上方时,两臂在体侧用力下压,向上伸腿、展髋、立腰,两手迅速撑腰夹肘,成头、肩、肘支撑的倒立姿势,脚面绷直向上。
保护与帮助
方法
动作口诀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的一侧,两手抓住踝关节向上提拉,并用膝关节向前顶推臀部。
一站二抓三提四顶。
3.肩肘倒立
动作教学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举腿时分腿、勾脚尖、屈腿。?
双手没有压垫,撑腰夹背过早。
撑腰手型错误,没有夹肘。
伸腿展髋和撑腰夹肘动作配合不协调。
直角坐在垫上进行勾脚尖绷脚面练习, 双腿膝盖或双脚夹教具练习
压垫直腿后倒,头部着垫后3秒还原。
反手叉腰,然后夹肘,可用棍等辅助。
后倒翻臀脚尖触地,叉腰夹肘。
4.纠 错
1、体前屈练习
2、后翻倒臀练习
3、双手撑背练习
4、屈腿肩肘倒立
肩肘倒立
5.场地器材准备
场地:篮球场
特殊极端天气:下雨或雾霾(室内)
器材:垫子39个,自制卡片20张,小闹钟一个,游戏场地示意图4张,收音机一个
03
在肩肘倒立练习中,明确保护与帮助者的职责,并告知练习者,一定要遵守纪律,及时提醒和制止具有安全隐患的动作。
02
检查器材与地面情况,合理控制练习场地,避免因场地器材的不合适而发生碰撞或冲撞事故。
04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合理调节运动负荷,避免因运动强度、运动量过大造成的运动损伤。
课前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提醒学生摘除身上的尖锐饰品,课中注意寻找和保持个人空间,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6.教学安全注意事项
01
感谢聆听!
小学五年级《技巧与器械体操》——肩肘倒立
彭州市濛阳镇小学: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