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1.2面的旋转(2)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1.2面的旋转(2)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7 16:4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面的旋转(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通过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通过学习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在小组内活动、研究、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2.互相交流是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圆柱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引导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学生独立画高,思考高的条数。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交流。
(2)让学生边指边说,回答后教师板书:
圆锥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教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反驳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教师板书演示圆锥的高。
3.出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填一填,再组织交流,说说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圆柱。
2.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4题。找一个圆柱和圆锥,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并测量出两个物体的高。
3.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5题。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底面直径、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4.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6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再连一连,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去总结。首先,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