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彼得与狼》
一、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的作者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写成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这首交响童话通过音乐的描绘,加之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由一种乐器来扮演。弦乐四重奏明亮的旋律表现了勇敢坚定的彼得,灵巧的长笛扮演小鸟,双簧管表现笨拙的鸭子,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代表狡猾的猫,大管描述着老爷爷的絮叨声,三支圆号奏出的不和谐音响代表着穷凶极恶的狼,猎人们的枪声则由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
故事与音乐穿插,孩子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交响乐队的构成,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熟悉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在故事中所分别扮演的“角色”,从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听赏,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3)通过音乐律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的听、视、唱、动、演等方式,积极地参与欣赏,体验和感受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
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四、教学难点:
把所有的音乐主题不按顺序播放,让学生通过听音乐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并用一个贴近角色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
五、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播放西洋管弦乐曲
师: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后面来听课的所有老师。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学习了管弦乐队的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复习一下吧!
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弦乐器组: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组: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播放几段音乐让学生猜一猜是哪种管弦乐器演奏的,再根据刚才所听到的顺序进行连线。
揭示课题:在这些乐器中,每种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主题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人物吧。
(二)新课教学:
人物介绍:
(1) 彼得
播放彼得的主题。
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判断一下在这段旋律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旋律、速度、节奏和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第一段旋律是用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旋律流畅、速度稍快、节奏跳跃,感觉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儿。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啦来哼唱这段朝气蓬勃的旋律吧!
a、教师范唱
b、学生跟音乐哼唱(要求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通过视唱,加深了学生对彼得的音乐主题的记忆,使学生对彼得的性格有初步的了解。)
c、用身体感受音乐,随音乐进行律动。
师:这类具有鲜明的步伐节奏,用偶数拍子强调重音,带附点的节奏较多,结构方整、严谨的音乐是属于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2)老爷爷
师:这段旋律描述的又是谁。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第二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是用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旋律平稳、速度稍慢、节奏紧凑,表现了老爷爷说话声音低,年龄大、爱唠叨的特点。
(3)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如:小鸟、鸭子、狼和猫,他们都是各用一种乐器来表现的。下面,老师分别播放四段旋律,请同学们判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a、欣赏第一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长笛演奏的,描述的是小鸟,因为长笛音色明亮,流畅的旋律形象地表现出小鸟的可爱。
师: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高音区演奏的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
b、欣赏第二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双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鸭子,因为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叫声,从节奏和音调上表现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师:双簧管的扁哨可发出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c、欣赏第三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单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猫,因为单簧管演奏的跳音奏法表现出了猫的机警、敏捷。
师: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跳音奏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神态。
d、欣赏第四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圆号演奏的,描述的是狼,因为圆号低沉的音色和不和谐的音程,能表现出狼的凶狠和恶毒。
师:三支圆号奏出的浓重和声效果,构成了可怕的狼嚎声,形象地描绘了狼的出现和行动
欣赏表现猎人的旋律主题。
a、引导学生在听音乐时打出四四拍子的强拍。
B、这段音乐你们又听到了什么乐器?
学生回答:定音鼓和大鼓。
C、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出来的?
学生回答:乐曲力度由弱渐强,表现了猎人从树林深处走出来。
(5)学生编七个能够代表各个角色形象特征的动作,再把各个音乐主题重新排序播放,让学生能够听到哪个音乐形象就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听辨乐器、哼唱主旋律、听音乐打节拍、听音乐做动作。)
2、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的各角色主题音乐,让我们了解到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要表现的角色性格特点,从而培养了同学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多关注交响童话,喜欢西洋管弦乐器。
八、教学反思
在这节欣赏课中,我和学生一齐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表现角色主题的各段音乐。《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根据实际状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始终持续愉悦的情绪,在兴趣激昂的状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
首先我通过听乐曲片段让学生区分出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透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及不同的音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并能概括出各主角的形态和性格,然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审美再创造,为作品编排能够代表各个角色形象特征的动作,学生用心积极性高。最后把各角色主题音乐的顺序打乱再欣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
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开心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和愉悦。学生从听到唱,从编再到演,全身心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既开发了学生的各种音乐潜能,使整个音乐课堂生动活泼,又使学生觉得学习音乐是件无比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