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使学生能够了解附点音符的唱法,了解乐.曲的“重复”与“对比”,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看、听、唱等形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会边打手号边唱歌。
3.通过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短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由“aba”3个乐句组成,其中乐句b还编有轻快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
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了解乐曲的“重复”与“对比”。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二声部的歌曲,边打手号边唱歌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嘀哩嘀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快的情绪。
师: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有的同学说春天我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冬眠的小动物也醒来了。是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柳树发芽了,花儿都开了,小草穿上了绿色新衣,还有金灿灿的麦子,绿油油的田野...春天真美呀!
引出新课
揭示课题:你们知道吗,赞美春天的歌曲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于春天的歌曲《春天来了》。
二、学习歌曲《春天来了》
1.初听:大家仔细听一听,想一想,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多好听呀!这首《春天来了》情绪是优美的、愉快的。
复听:听一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4拍(强 弱 次强 弱)
学习歌词。带节奏朗读歌词。
重点: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师唱旋律,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师逐句教唱歌曲。
让学生留意歌词,想想小鸟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表现出春天到来、小鸟喜悦的心情。师重点教唱附点音符和一字多音的地方。
6.完整演唱歌曲。
7.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学生完整聆听全曲,听辨乐曲的异同。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相同的乐句,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乐句。
学习“重复”和“对比”。学生用相同的图片来表示相同的乐句,用不同的图片来表示不同的乐句,引导学生总结出旋律完全相同的部分是重复,不同的部分是对比。
问:你感受到整首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部分,与下面的哪个图式相吻合?
A B A
A B B
歌曲处理
学生完整聆听全曲,分辨歌曲中哪些地方有力度记号,对比没有力度记号和加入力度记号的演唱区别,唱准歌曲有力度记号的部分。用自然愉快的声音演唱全曲。
了解二声部
1.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二声部合唱部分,鼓励他们认真聆听,模仿哼唱出二声部的音调。
2.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春天来了》,可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老师演唱二声部,学生演唱一声部,然后师生对换;完成二声部合唱。
四、科尔文手势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科尔文手势,让学生边打手号边唱歌曲《春天来了》,完整表演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春天的美景,也用我们自己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春天的向往,看得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得更美丽。同学们,下课!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
1=C 4/4
中速 愉快地
“0”休止符
附点节奏 1 . 3 5 i |
课后反思
《春天来了》是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歌曲,这是一首充满喜悦和童趣的歌曲。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新课标精神来指导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反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听辨、视唱、视奏、打手号,然后再让学生将整首歌曲的旋律完整地唱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歌曲。在这首歌曲的教唱中,我认为效果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教唱前,我以之前学过的歌曲《嘀哩嘀哩》导入,启发学生想象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盼望春天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
先学习歌词,再学习节奏,有效地让学生结合歌词进行训练。
运用图片,更直观的让学生明白“重复”和“对比”的手法。
需要改进之处:
在教唱过程中,应带领学生把歌词在《春天来了》的歌曲旋律中,有感情地朗诵一遍,这样,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会把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的表现出来。
提问的面还不够宽,应该尽量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教学的调控上不够灵活,教育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气息歌唱方面还需要努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