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地理人教版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
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
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某同学根据下图对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进行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众多大河顺势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C.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3.下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4.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关于我国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夏季凉爽
B.降水年际变化小
C.冬季寒冷
D.雨热同期
7.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题。
(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
A.哈尔滨、北京
B.北京、上海
C.上海、广州
D.广州、哈尔滨
8.2019年2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湖北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下列关于长江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渤海
B.是我国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
C.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
D.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
9.读下列资料,回答下题。
水文站
1999年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
2015年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
兰州站
0.9
0.09
头道拐站
1.3
0.20
潼关站
12.10
0.55
小浪底站
12.20
3.80
利津站
9.86
2.56
(1)截止到2015年,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最大的站点及所在河段是(
)
A.头道拐站
上游河段
B.潼关站
中游河段
C.小浪底站
中游河段
D.利津站
下游河段
(2)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引黄灌溉范围的扩大
B.上中游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C.中游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D.下游建筑用沙量的急剧增加
10.读下图,有关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源于昆仑山脉,注入黄海
B.三峡水电站位于宜宾以西
C.有“黄金水道”之称
D.最长的支流是嘉陵江
11.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图例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12.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地震
④洪涝
⑤泥石流
⑥寒潮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13.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60—1999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居多出现的季节是(
)
A.秋季
B.夏季
C.春季
D.冬季
(2)造成该地区沙尘暴、扬沙、浮尘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与北方土地沙漠化有关外,还与下列哪种灾害有关(
)
A.干旱
B.霜冻
C.雷
D.洪涝
14.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
A.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地震时切忌急着冲出门,请勿使用电梯
C.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双手护头蹲下
D.被压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15.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高原;C_____盆地。
(2)B盆地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
(3)竺可桢先生评论中国有一条山脉,“此山脉南北二区域间之差异,盖以气候显然不同,遂使华北、华南植物之种类,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别”。这条山脉就是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为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它位于_____处。(填阶梯图中相应的数码)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填“洪涝”或“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填“华北”或“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填“南”或“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填“西北内陆”或“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填“北方大陆”或“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
(填“小开间”或“大开间”)的墙角。?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A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阶梯之间的落差大,形成丰富的水能,B、C、D正确。故选A。
3.答案:B
解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中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自北向南分别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与图B相符。故选B。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①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我国的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也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故②④叙述正确。故选C。
6.答案:D
解析:哈尔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武汉、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城市的气候共同点是雨热同期。故选D。
7.答案:(1)D;(2)C
解析:(1)本题考查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知识。由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北京、哈尔滨各自的7月与1月气温年较差较大,而广州年气温曲线较为平缓,年较差最小。故选D。
(2)本题考查降水的相关知识。由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哈尔滨和北京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为7、8两个月,而上海有5个月,广州有6个月。故月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广州和上海。故选C。
8.答案:D
解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A错误;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B错误;宜昌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C错误;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D正确。故选D。
9.答案:(1)B;(2)C
解析:(1)截止到2015年,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最大的站点及所在河段是潼关站,处于黄河的中游河段,是在渭河与黄河交汇处。故选B。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现在黄河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游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故选C。
10.答案:C
解析: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三峡水电站位于宜宾以东,宜昌以西;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图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是寒潮;乙图来自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台风;丙图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丁图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为干旱,故选C。
12.答案:C
解析:常见的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两类,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故选C。
13.答案:(1)C;(2)A
解析:(1)图中显示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在3、4月份出现最为频繁,以春季居多。故选C。
(2)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目前尚难以准确预报。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应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如果地震还未开始,但已听见地声或看见地光,应立即关闭煤气,浇灭火炉,切断电源,用最快的速度离开房屋,到户外空旷处躲避。地震时来不及撤离者,应尽快寻找空间狭小或有管道通过的地方如卫生间或墙角等躲藏,或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在地震过后迅速撤出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围墙、电线杆、大型广告牌等。在教室或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要冷静行动,听从指挥,震动会使门窗变形而自动关死,出逃时应打开出入口,确保人员迅速撤离。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立即停车。在山谷等特殊地段,应警惕山崩、滑坡等发生,遇到山崩、滑坡,要向与山崩、滑坡的垂直方向跑,尽快撤至安全地区。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压在塌房里,首先尽量除去压在身上的重物,并设法找到食物和水,千万不要大喊大叫,避免体力消耗过多。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设法让别人知道你的位置,及时获救。不要听信谣言,可用收音机收听广播,以获取准确信息。故选A。
15.答案:(1)青藏;四川;(2)塔里木河;(3)秦岭;(4)西高东低;(5)④
解析:(1)由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C是四川盆地。
(2)B塔里木盆地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竺可桢先生评论中国有一条山脉,“此山脉南北二区域间之差异,盖以气候显然不同,遂使华北、华南植物之种类,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别”。这条山脉就是秦岭。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它位于④处。
16.答案:(1)洪涝;
(2)华北;
(3)南;
(4)东南沿海;
(5)北方大陆;
(6)小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