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扫描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扫描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1-29 22: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
2011.11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1-4页)和第Ⅱ卷(综合题5~8页)两部分
注意事项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
卡上
3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右为小明用三种电脑软件绘制的¨台湾岛地形图”。读图,回_120°121°122
答1~2题。
台湾地形图
1对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为大比例尺地图
B.缺少指向标,不能判断方向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D交通线路分布的格局与地形有关
2.小明与同学一起利用1992年~1994年间绘制的1:5000土地
利用调查图和2005年拍摄的卫星遥感图,分析台湾某城市土
100千米
地利用的变迁趋势。初步结果发现:①道路的面积减少约
10%;②耕地减少约4%;③建设用地增加约15%;④林地变化很小,河流、湖泊等水
体面积大致未变。这些初步结果中,哪些变迁趋势最可能符合实际情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右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明到该地游玩,下面是
他的日记摘录:“阳光冰冷,草木干枯,北风呼啸。举目远望
一段破败的古长城映入眼帘,顿感岁月之沧桑。”读图,回答
3~4题
3长城遗址最有可能位于
A.a-b段
Bc~d段
Ce-f段
D.g~h段
4.在甲、乙丙、丁四地可能看不到古长城遗址的是

A.甲
C.内
D.丁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小明同学在学习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内容时,对家里的一页
日历(右图)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根据图示信息作出的判断。回答56题。
5秋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座标是
A.136°15W,0°
B.175°45E,23026′N
2011
C.43°45E,0°
D.34°15′E.0
9月小
辛卵年八月小
6.小明搜集整理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SEP
A.此时节华北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
B.此日过后南极将出现极夜现象
星期五
23
FRD
C.此日北京时间6:00天安门广场国旗与太
阳一同升起
今日秋分(北京时间17时05分)
D.此日小明学校操场旗杆的影长为一年之中最短
小明同学计划五一期间到北京旅游他从网上搜集到当地和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读图,回答7~8题。
今日日出日落时间今日日出日落时间
7图中两日应在
07:12|18:5606:40|18:10
A.9月初
B.3月初
C.4月初
D.3月底
明日出日落时间郾明日日出日落时间
8.小明所在城市位于北京的
07:11118:5706:39118:11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小明所在城市
北京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右面某河流示意图,回答9~10题。
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
1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堆积
C岩浆活动
D断层活动
12.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①
B⑨⑤⑥⑨
C②③⑤⑥
D④⑤⑦⑧
13.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谷河.湖+洋流阔叶林替针叶林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