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2 生物的变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2 生物的变异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7 17: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案
课题:
§7.22.2
生物的变异

1
课时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类目标)
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说明变异的意义。
2、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3、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学会分析生物变异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自主构建生物的变异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异的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遗传的变异。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
四、教学过程
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修改意见
I.引课
1、设疑: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生物现象?
2、提问:放眼生物世界,千差万别,为什么会是如此一番千姿百态的景象呢?
布置学生观察教材P13图片
提问: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陈述:同学们观察到的这些相对性状的不同其实就是生物的变异。那么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生物的变异
回答:
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回答:
首先是生物的种类与种类之间存在差异,其次是同一种的生物之间也存在差异。
独立观察。
思考回答:同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表现各不相同。
倾听教师陈述,开始思考新问题,并进入新课的学习
II新授
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的类型和意义
转基因技术
1、活动:汇报本章第一节课的调查结果,并且在全班进行比较。
提问:通过调查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4并指出生物的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1、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教材P14-15,分析讨论生物的变异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提问:上述性状中,哪些变异是能够遗传的?哪些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这些变异的发生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有影响吗?
提问:你还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的一些例子吗?
总结板书:
一、生物的遗传变异
1、变异:不同种类间的差异,同种生物间不同个体的差异
2、原因:遗传的物质基础不同,环境的影响
2、陈述: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遗传变异的原理,那么我们如何让这些原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来为人类的生活作贡献呢?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15-16进行了解
总结: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很多,如人工定向选择基因的变异获得了高产奶牛;利用基因的重组,获得了高产抗倒伏小麦;利用宇宙射线的辐射使基因产生变异获得了太空椒。
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16-17,了解转基因技术。
提问:何为转基因技术?
2、提问:转基因技术在生产活动中有何意义?提示学生阅读信息库P19有关内容
学生按顺序汇报结果
思考回答: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
学生独立阅读、观察图片,然后小组讨论
回答:小麦、孪生兄弟的变异只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安康羊和太空番茄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引起的,属于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对于生物自身的生存是有影响的。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听讲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生听讲并独自阅读教材
学生听讲
学生阅读理解,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回答: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在生物的进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Ⅲ本课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生物的性状的变异,分析了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并探讨了生物的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学生听讲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第21章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第2节
生物的变异
一、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
(1)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
(2)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二、变异的类型和意义
(1)类型: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而引起的
(2)意义:是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
三、转基因技术
(1)概念: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2)意义: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教后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