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3.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3.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7 17: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的起源
提示:
《生命的起源》是苏科版九义课标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2章“生物的进化”的第1节,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具体要求是“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命起源的学说”相关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生命的起源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也需要有科学的推测和严密的逻辑,更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PPT
主讲教师活动
一、学生交流对生命起源的看法
1
视频: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讨生命的起源问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很久以来就有各种争论,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何时何地?是怎样产生的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过许多种看法和推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2
音频:同学们,你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呢?你收集的证据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介绍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
3
音频: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同学收集的资料和提出的观点吧。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假说。比较典型的有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起源论和深海热泉论等。
4
音频:神创论的说法多种多样。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的身躯变成了日月星辰、森林花草等世间万物。后来,女娲娘娘用泥土捏成了许多小人,向小泥人吹气,便出现了人类。
5
音频:在西方神话中,《圣经》记载,上帝用5天时间创造了世间万物,第6天创造了人,第7天休息,这便是一星期的由来。
6
音频:你相信神创论吗?让我们来看2则资料。1650年,一位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上所描述的,计算出上帝创世的确切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而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来自澳大利亚西部,距今约三十五亿年前的蓝细菌化石。
神创论把生命的起源简单地推到了一个不可知、也无法证明的神的身上,在大量的化石等证据面前,神创论很难自圆其说。而且,如果说世界是由神创造的,神又是从何而来呢?
7
音频:自然发生论者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在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等地都曾经有过“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等说法。
8
音频: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用对照实验证明了腐肉不能生出苍蝇,蛆是由苍蝇在腐肉上产的卵发育而成。
9
音频:1860年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微生物,从而彻底推翻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直接转变而来。
10
音频:宇宙生命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它天体。该学说认为,宇宙空间中的星际物质以及其它天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分子,当彗星或陨石撞击地球时,将生命的种子——有机物传播到了地球。
11
音频:1969年9月,澳大利亚麦启逊附近落下一块陨石,从碎片成分分析中检出了天然型的氨基酸等。1997年,美国对火星表面成分探测表明,火星上也含有有机物。
有些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更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宇宙生命论。但有些科学家认为,在已发现的星球上,自然状况下是没有保存生命的条件的,因为没有氧气,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又充满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
12
音频: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逐渐形成简单的有机物,再进一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
13
音频:深海热泉论认为,早期的地球表面环境恶劣,不适合出现原始生命。只有在深海热泉附近,有提供生命出现的物质和能量,还能避免外界天体撞击地球时造成的有害影响,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地点。
14
音频:同学们,你赞同哪种学说呢?想一想,仅靠丰富的想象就够了吗?应该如何去探究生命的起源呢?
探究生命的起源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也需要有科学的推测和严密的逻辑,更需要有确凿的证据。
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化学进化论已成为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生命起源学说。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脚步,去探索那神秘的原始地球。
三、想象中的原始地球
15
音频: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测定出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早期的地球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地球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
音频:科学家推测,当地球表面温度逐渐下降时,形成了固体地壳,但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火山爆发十分频繁,喷出大量气体和水蒸气,形成了原始大气。
后来大气慢慢冷却,水蒸气凝结形成降雨,大量的雨水落到地表形成了原始海洋。
16
音频:请同学们观察“想象中的原始地球”图片,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第一,原始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原始大气与现在地球上的大气成分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第二,原始生命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原始海洋在生命的起源中起了什么作用?
17
音频:原始大气由水蒸气、甲烷、氢、氨等气体组成。原始大气与现在地球上的大气成分最主要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的产生需要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提供能量的紫外线、高温、闪电,和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18
音频: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尝试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这些物质随着雨水落到地面,最终汇入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肉汤,简单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不断积累,进一步相互作用成复杂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35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生命。
同学们,你认为这些过程可行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19
音频: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在探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实验吧。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23岁的研究生米勒所进行的模拟实验震动了整个生物学界。你知道米勒做了什么探究实验吗?
四、化学进化论的证据
20
音频:请阅读课本里的米勒实验,思考: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实验中通入的的气体模拟了什么?
实验中的水模拟了什么?
实验时加热和放电模拟了什么?
米勒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是什么?
米勒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米勒实验的基本过程,正体现了什么的一般方法?
21
音频: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是否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实验中的水模拟了原始海洋。
实验时加热和放电模拟了高温、闪电等能量条件。
米勒在实验中收集到多种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
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米勒实验的基本过程,正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2
音频:米勒实验为化学进化论的第一阶段设想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米勒之后,更多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生命起源实验。1965年,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零9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
想一想,这为化学进化论提供了什么证据?
该实验为化学进化论的第2阶段,也就是简单有机物能合成复杂的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23
音频: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确实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成简单有机物,再转变成复杂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至于有机物如何进一步演化成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物体,至今还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实。科学家推测,复杂的有机物在原始海洋里进一步聚集成更复杂的多分子体系,经过逐渐进化,最终形成了地球上的原始细胞。虽然在现代最先进的实验室里还不能模拟出生命起源的全部过程,但化学进化论以其科学的推测,和一些模拟实验的证实,成为了当今生命起源学说中的主流学说。
五、情感升华
24
音频: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起源的?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应该清醒的明白,人类距离揭开生命起源这一亘古之谜,还有一段遥远的科学历程。我们可以想象,生命起源的过程必然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也许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是生命的惟一乐园。因此请保护我们的地球,珍惜地球上的生命,我们不能奢望地球上会有第二次的生命起源。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