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
八年级(下)
第24章
健康的生活
关注自己的健康(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关注自己的健康》第一课时,分为“科学锻炼身体”和“拥有健康的心理”两个版块,围绕健康包含的三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展开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让学生参与教学。教材首先说明健康的身体对青少年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列举一些运动项目,让学生分析体育锻炼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并以体育锻炼的原则体现科学二字。教材第二部分以半杯水思维引入,引导学生面对困境时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用多种方法走出困境,克服困难,帮助学生学会拥有愉快的心情。在社会适应性方面,教材最后以一句话概括,并说明只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度过青春期。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对人体八大系统的学习,能够联系到运动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都处于关键时期,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能够认识到拥有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总结出许多走出烦恼困境的方法。因此,要让学生在青春期这个特别的阶段对健康有全面的认识,努力去做个健康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的作用;
2.举例说明拥有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能利用健康的概念全面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2.通过体验小小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能够使用合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有愉快的心情,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教学重点
1.认识积极情绪对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事例体验;
2.拥有愉快心情的方法——体验小小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及用积极的语言描述看似消极的图片。
教学难点
学会用积极的情绪面对困难,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方法
提问法、谈话法、归纳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篮球比赛视频;
2.学生跑操图片和沙尘暴下学生跑操的图片;
3.三组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的人物对比。
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导,注意力由健康——关注健康,并通过图片对比总结健康的概念,并能全面评价自己的健康。
由视频和学生自己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通过三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健康的概念。
科学锻炼身体
1.
给出讨论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科学锻炼身体的三个原则。
1.小组合作讨论某项运动用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和这项运动对身体的好处,通过讨论能理解运动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促进作用,体会到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总结锻炼身体的三个原则,体会如何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做到科学二字。
学生在讨论和自己总结原则的时候能够深刻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拥有愉快的心情
1.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成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提问学生什么是健康的心理,让学生认识到拥有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3.举出两个积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积极情绪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4.小训练——让学生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四张图片:中考倒计时、暴风雪、城市暴雨和体育课改上自习;
5.播放短片《考前焦虑》、《绰号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不开心的事情;
6.安排给学生小小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为同学的烦恼事找到解决的方法。
1.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看法说出拥有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
2.总结教师所给的两个例子中的关键点:积极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3.试用积极的语言描述多媒体所呈现的四张图片,体会积极情绪带给人的愉快心情;
4.分享自己不愉快的事情;
5.找出一些能够让自己变得愉快的方法,并分析是否所有的方法都是合理的。最后按照书上给出的四种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事例让学生认识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再通过小训练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由学生的烦恼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烦恼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进行分类,让学生在自我归纳中强化如何拥有愉快的心情。
社会适应性
提供社会适应性自测题
学生通过对社会适应性的自我测试认识到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自测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提高社会适应性。
结课
祝愿学生拥有真正的、全面的健康,无忧无虑地度过青春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应侧重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合作学习,分享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合作,总结出健康的概念及如何做到全面健康,从而认识到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