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你知道唐朝之后我国进入哪段历史时期吗?( )
A.宋 B.三国 C.南北朝 D.五代十国
2.目前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历史中,你一定结识了很多民族。其中,金政权是由( )民族建立的
A.回纥 B.女真 C.契丹 D.党项
3.课外活动小组将举办“我最喜爱的古代名将”故事会,洋洋最喜欢南宋抗金名将,因此,到时他会为大家讲述( )的故事
A.孙武 B.卫青 C.韩信 D.岳飞
4.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近年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
①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加以推广
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③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几位同学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南方自然条件好 ②南方地域辽阔 ③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④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6.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宜兴
7.如果评选10~13世纪世界百强行业的话,宋朝的( )将领列榜首。
A.种植业 B.丝织业 C.造船业 D.棉纺业
8.媛媛是生活在南宋的一位小女孩,就要过年了,她要陪妈妈去临安选购年货,因为那里是南宋( )
A.最重要的产粮地 B.最大的商业都市
C.最著名的贸易港 D.棉织业最发达城市
9.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是当时文明世界的两大商港。
A.广州和泉州 B.开封和杭州 C.天津和上海 D.厦门和宁波
10.某学校校园文化周期间举办世界古钱币展,如果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布置展区的话,最先展出的纸币应是( )
A.开元通宝 B.美钞 C.交子 D.人民币
11.“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反映的是宋代( )风气盛行。
A.喝腊八粥 B.饮茶 C.吃鱼 D.饮酒
12.假如给宋代民居拍一组照片,镜头里可能会出现( )
①茅屋 ②瓦房 ③四合院 ④私家园林
A. 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13.宋朝交通比较发达,街上见到最多的交通工具是( )
A.马车 B.轿车 C.牛车 D.驴车
14.爷爷问亮亮:“宋代东京城内的瓦子指的是什么?”亮亮应告诉爷爷的是( )
A.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B.建筑工地 C.夜市 D.剧场
15.若想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的全文,需要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诗作 ( )
A.李白 B.文天祥 C.岳飞 D.辛弃疾
16.某年,北方发生旱情,元朝政府可通过下列哪条线路实现南粮北调?( )
A.洛阳──大都 B.广州──大都 C.刘家港──直沽 D.福州──直沽
17.( )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
A.吏部 B.户部 C.行中书省 D.中书省
18.小刘和小张是进京赶考的两个秀才,他们分别来自湖广行省和江浙行省,这种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9.老师布置七年级一班同学搜集元朝民族关系方面的资料,同学们搜集到了不少相关资料。请你帮助他们整理出能够反映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资料,它们是( )
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②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融合
③元朝有很多定居中国的外国人
④回族开始形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某简历工作业绩一栏写有“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一定是( )的简历
A.杜诗 B.毕升 C.沈括 D.郭守敬
21.欧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等航海活动得益于由中国传入的(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2.今天石油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北宋科学家( )就曾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与世” ( )
A.沈括 B.宋应星 C.祖冲之 D.徐光启
23.后人可以从( )一书中吸取战国至五代这段历史中的经验教训 (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后汉书》
24.剧院正在上演一部古典名剧,舞台上“血溅白练,六月飘雪……”请依据此情节找出这部剧的原著( )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厢记》 D.《汉宫秋》
25.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哪幅图观赏到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
A.《步辇图》 B.《秋郊饮马图》 C.《清明上河图》 D.《游春图》
综合测评
1.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
A.靖康之难 B.陈桥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沙丘之变
2.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小强说:“是对方太强大,北宋朝廷没办法。”同学们哄堂大笑……。你知道小强说的对方是谁吗?你认为交战的对方是( )
A.辽 B.夏 C.回鹘 D.金
3.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他们的交战对方是( )
A.金军 B.匈奴军 C.契丹军 D.辽军
4.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C.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D.去琉球旅游
5.上地理课的时候,同学们在讨论关于省级行政区的时候,有同学问:“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在什么朝代?”同学们众说纷纭,你认为在什么时候?(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6.现代社会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很多,可在宋代人们就会集中在( )里。
A.夜总会 B.瓦子 C.书场 D.会馆
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这是流传在我国( )的一句俗语。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唐朝
8.现代人搬新居,朋友们前去祝贺,叫“燎锅底”,一般送贺礼。那么在宋代开封,流行的方式怎样呢,请你猜一猜。( )
A.送烟酒 B.送水果 C.送鲜花 D.献茶
9.一首《青藏高原》引起了无数人对西藏的向往,你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什么时候成为我国行政区的吗?( )
A.元朝 B.明朝 C.唐朝 D.汉朝
10.假如你生活在战国时代,要去原始森林探险,为了不迷路,你可以凭借什么仪器?(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11.关于《资治通鉴》正确的一项是( )
(1)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2)由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
(3)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4)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2.元朝时候,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小华的同座,吃清真饭,家长信仰《古兰经》,你认为他是( )
A.满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苗族
13.李清照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真正寓意是( )
A.赞美项羽死的悲壮 B.对项羽的死表示同情
C.借赞美项羽来嘲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自保的行为
D.借赞美项羽劝南宋统治者要重视人才
14.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你认为哪项属于宋朝科举制的规定( )
A.有“奇才异行者”可应举 B.所有商人可以应举
C.特别富有的商人可以应举 D.妇女可以应举
15.“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匈奴族 D.汉族
16.小红是满族人,她知道她的祖先是女真人,勤劳勇敢,擅长狩猎,但她不知道他们的祖先在唐朝时叫什么,你知道吗?( )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黑水靺鞨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讽刺金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B.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赞美东京的热闹 D.赞美临安的繁华
18.认真阅读下列叙述,请把完全正确的一项找出来( )
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③《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代的繁华景象
④“妇女缠足”的陋习是在元朝时开始流行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宋代春节风俗习惯很多,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你认为下列没有的一项是( )
A.年画 B.桃符 C.守岁 D.斗鸡
20.假如我们回到了宋代,我们准备去东京旅游,除了随身衣物,我们还要带足( )
A.英镑 B.银票 C.交子 D.人民币
21.北宋时,丝织品有了很大的发展,假如我们生活在宋代,那我们去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当地的“号为冠天下”的丝织品( )
A.蜀地 B.江浙 C.杭州 D.泉州
2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是指( )
A.怀仁可汗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阿骨打
23.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词有相同之处,你能总结出来吗?( )
A.都有胸怀祖国,收复失地之志 B.都善于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C.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 D.词风委婉,感情真挚
24.“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对世界文明起过重要作用的科技发明。我们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向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时期的先人学习,奋发图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
A.宋元 B.唐宋 C.西汉 D.秦朝
25.如果你有海外的亲戚,来祖国大陆来探亲,想买中国的瓷器,那你一定要带他去( )
A.邢窑 B.哥窑 C.越窑 D.景德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2.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 )
A.李渊 B.杨坚 C.武则天 D.赵匡胤
3.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
A.统一蒙古 B.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4.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 )
A.辽 B.金 C.元 D.清
5.忽必烈作为蒙古族的一代杰出人物,其主要作为有哪些?( )
①统一蒙古 ②建立元朝 ③开凿运河 ④开辟海运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小强对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很感兴趣,作了如下归纳。但有一项错误,是哪一项呢?( )
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C.作者北宋司马光
D.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出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7.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苏轼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关汉卿
8.学习了活字印刷术后,小强做笔记如下。但有一项不确切,你能帮他挑出来吗?( )
A.它是最早的印刷术 B.发明人北宋毕升
C.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比欧洲早约400年
9.小强想写关于南宋内容的论文,下面哪个论文题目不能用?( )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战 C.繁华临安 D.纸币的使用
10.我国现在实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始于哪朝?( )
A.唐 B.宋 C.元 D.清
1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从哪个朝代起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
A.唐 B.宋 C.元 D.清
12.关于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小红作了如下小结,其中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
A.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B.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13.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②③④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③②
14.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受束缚严重,地位低下,“三寸金莲”便是铁证之一。你知道女子缠足的陋习是在什么时候逐渐传开的吗?( )
A.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元朝
15.学习宋代的社会生活,小强总结“瓦子”的内容如下,其中哪一项不正确?( )
A.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B.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C.瓦子是宋代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的反映
D.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达官贵人的需要
16.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
D.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17.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为欧洲人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8.宋朝是我国词这种文学形式最为流光溢彩的时代。你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名篇出自何人之口吗?(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关汉卿
19.北宋司马光编纂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 )
A.秦始皇 B.张骞 C.玄奘 D.岳飞
20.《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