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根对水分的吸收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生物
教材版本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无机盐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要正确理解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必须先了解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又是微观的生理过程,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次探究实验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以及对生活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的分析来正确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科学探究实验操作、过程、方法有了初步基础,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了解了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教学过程
1、感受生活
发现问题
2、引发探究
设计实验
3、实施实验
探究交流
4、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5、小结与反思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感受生活
发现问题
课前准备:上节课结束前,我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做两样菜:糖拌西红柿、盐拌黄瓜,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2、引发探究
设计实验
糖拌西红柿、盐拌黄瓜时盘中的水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
(1)、通过课件展示我给同学们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还有许多学生自备的材料。
(2)、学生自愿分组
设计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等设计一种可行的探究方案。
在学生热烈讨论过程中,我倾听、微笑、点头,并未过多干预。
宽松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实施实验
探究交流
(1)、动手实验
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第三小组选用萝卜不新鲜,我没有制止他们,希望他们从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2)、预测结果
在等待浸泡材料的这段时间,我组织学生统计各小组用的材料,并引导他们猜一猜可
能有几种情况发生。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快猜测出:细胞可能吸水,也可能失水。我提示:有没有可能出现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的现象?
(3)、交流讨论
我禁不住为他们的细心认真而鼓掌。在他们的提示下,其它小组同学又开始认真观察了。达到共识后,我引导学生把所有问题联系在一起思考:
浓盐水中:实验材料变软、变轻、变短、液面上升;
清水中:实验材料变硬、变重、变长、液面下降。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很快得出:细胞在浓盐水中失水,而在清水中吸水的结论。而实验中唯一的实验变量是溶液的浓度,所以实验材料发生不同变化的原因是溶液浓度不同引起的。我们共同分析后得出结论:
当细胞液浓度>细胞处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各小组根据本组共同讨论的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活动。自己选择实验材料、用具,分工合作:测量尺寸、配制溶液、绘制表格、记录数据……很快同学们把处理好的材料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中浸泡。
各小组在认真地观察讨论后,第一小组的同学首先介绍了他们的实验过程:把新鲜的萝卜切取大小粗细相等的两根长条,用尺子量量萝卜条的长度并记录下来,再分别将萝卜条放入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用手捏捏硬度,再用尺子量量长度,发现清水浸泡后的萝卜条变硬变长,浓盐水浸泡后的萝卜条变软变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不是偶然现象?”我话还没说完,其他小组同学都说不是偶然现象,因为他们发现“虽然选用的材料不同,经清水浸泡后都变硬了,经浓盐水浸泡后都变软了,这不可能是巧合,肯定有其规律。为了找到其中的规律,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除了上述现象外,你还有什么新发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又活跃起来。
生甲(第四组):我们组把试验材料在实验前后称了称,发现放入盐水中的萝卜条试验后重量减轻了,而清水中的萝卜条实验后重量都增加了。真没想到他们还用了天平!
生乙(第二组):我们组还发现实验后清水的液面下降,而浓盐水的液面上升了。
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激发了探究兴趣、增强了求知欲。
4、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最后运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细胞吸水与失水,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为了能将本节课所学知识应用、创新,我鼓励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问题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释。
5、小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你理解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
同学们还真提出了许多问题:
人吃咸菜多了为什么口渴?
夏天喝高浓度饮料为什么越喝越渴?
打点滴时,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浓度过大行不行,为什么?如果改成无菌水注射行吗,为什么?
如果把盐水浸泡后变软的材料再放入清水中,把清水浸泡后变硬的材料再放入盐水中,结果又会怎样?……
结合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板书
根对水分的吸收
1、感受生活
发现问题
2、引发探究
设计实验
3、实施实验
探究交流
(1)、动手实验
(2)、预测结果
(3)、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当细胞液浓度>细胞处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4、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5、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