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初中生物知识框架图
学科
生物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三年级
相关领域
初中生物
教材
书名: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第1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课程内容选取了10个一级主题。课程目标中知识目标提出: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目录中涉及到的主干知识,题目是生物知识蓝图。本节内容以“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区别”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归类、梳理,注重对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纳和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将相关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有效克服遗忘现象,同时还能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从原来仅仅注重单点知识学习转变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体系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
初三年级的生物课处于总复习阶段,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往往没有理清线索,未能掌握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只能将生物学知识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他们的头脑中,而简单堆积在一起的知识容易相互干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提取,故而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零散繁杂、难记,还存在凌乱甚至遗忘的现象,这就需要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回忆相关知识并建立相关的关联,强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此阶段可以带领学生处理综合问题。但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方面还不够完整,很可能出现提取信息或者处理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所以对这类问题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认真分析。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所学主要内容。
(2)说出各模块主要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
(1)尝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体系,培养学生比较、总结归纳的能力。
(2)能把握概念的要点,建立概念间内在联系,初步形成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认同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尝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体系。
教学难点:认同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4.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出三大模块
出示图片
我们学习了两年的生物课,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生物?
你是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呢?
如果把总结的内容归类的话,是生物的什么?
把这些列举的特征归一下类好吗?
什么是应激性呢?
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说的是生物哪方面内容?
运动、营养、呼吸、排泄说的生物的个体。
展示个体的图片
不同的个体行使不同的功能,作为生物个体而言,都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能动的、活的、呼吸、能遗传变异、
繁衍后代、生长发育、排泄、运动、应激性、营养
基本特征
生长发育、繁衍后代
应激性
运动、营养、呼吸、排泄
生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应
生命的延续
创设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
引出生物与环境模块
引出生物的个体
引出结构与功能模块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模块知识体系的构建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
问题:
请说出这些细胞的名字;
哪些既是细胞又是生物?
右侧的细胞是组成多细胞生物的组成细胞。动物细胞组成动物体,植物细胞组成植物体,大家说一说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小结生物结构与功能模块内容
细胞
左侧所示既是细胞又是单细胞生物。
说出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过程,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总结能力。
构建结构与功能模块知识体系
生命的延续模块内容的构建
每个个体自产生后就开始了生命历程,以人为例,我们人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这几个重要的阶段中,哪个阶段可以延续生命呢?
生命的延续这个专题包括我们书中的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看一下四本书的目录。
利用副板书与四本书中的目录总结生命延续专题的内容。
总结照片的特点、分别对应哪种生物学现象?
世界上有完全一样的两个生物吗?
世界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多种多样的来源是什么?
观察图片中生物的特点:
最下面一行的生物有什么特点?
上面两行的生物有什么特点?
生物界的生物经历了有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
进化到最后就形成了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生物,即生物多样性。
原始的生命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才呈现出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这就是生命的延续!
小结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出生→生长→成熟→衰老→死亡
成熟阶段
看四本书的目录,总结哪些内容属于生命的延续专题的内容
副板书:生长、发育、生殖
亲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差异性为变异
没有
生物有变异的现象
结构简单、小
结构复杂
进化
引入生命的延续这个模块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体会生物的生殖、遗传、变异、生物多样性、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生物与环境模块内容构建
看书中目录,总结生物与环境这个模块包括了哪些主要内容?
让学生学会看书中目录
章标题
节标题
节下标题
1.如果生物界当中只有一个你能不能生存?为什么?
2.如果你要生存下去的话,需要什么条件呢?
3.以下图片说明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呢?
4.生物与它所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这就是生物与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系统
不能
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知道章标题、节标题和节下标题之间的关系
体会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通过图片信息的提取,巩固生物与环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观察总结能力的提升
学习生物的意义
看目录,找出学习生物的意义
1.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可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健康起来。
2.学习生物还有什么作用呢?
健康生活
传统的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绵羊、转基因生物
体会学以致用的意义,体现学习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继续构建知识体系
综上,我们将四本书的知识体系分为三个层级构建起来,主要说明了四个模块的内容。
任务:完成每个模块下第四层级知识体系的构建。
提示:主要参照节下标题。
构建第四层级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课堂
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总结知识框架
形成完整体系并认同体系的重要性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