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化学备考-沉淀溶解平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三化学备考-沉淀溶解平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18 13: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沉淀溶解平衡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Kw,存在等式c(M+)·c(X—)=Ksp。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20 mL 0.01 mol·L-1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1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HCl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3.下列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有
A.Mg(OH)2的溶度积大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B.Mg(OH)2的溶度积小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C.MgCO3电离出的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浓度减小,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Mg(OH)2沉淀
D.MgCO3电离出的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增大,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Mg(OH)2沉淀
4.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
5.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MnS,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 CuS、CdS、PbS
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
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6.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mol/L,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mol3/L3。现向1L 0.2mol/LHF溶液中加入1L 0.2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Ksp(CaF2)= D.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7.密度为的氨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8.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应,就是一个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能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
A.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沉淀完全.,防止胆结石生成
B.不食用含钙的食品
C.适量服用低维生素E、低维生素C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防治胆结石
D.常喝水稀释钙离子,溶解沉淀
9.在已知AgCl和Ag2CrO4 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mol-2和2.0×10-12mol3·L-3。若用难溶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和Ag2CrO4 的溶解度相等 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C.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直接由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能力的大小 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
10.向5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 B.AgClAgI> Ag2S D.AgI>AgCI> Ag2S
11.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1,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若在5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mL 0.01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NO—3)>c(Ag+)>c(Cl-)>c(I-)
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
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
12.已知25℃时,现向1L 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L 0.2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1HF 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
13.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w.w.w.k.s.5.u.c.o.m
物质 FeS MnS CuS PbS HgS ZnS
Ksp 6.3×10-18 2.5×10-13 1.3×10-36 3.4×10-28 6.4×10-53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 除去它们。(选填序号)A、NaOH B、FeS C、Na2S
14.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镁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Mg2+)·[c(OH)]2=KSP,其中KSP为常数,称为该温度下Mg(OH)2的溶度积常数。试推断氢氧化镁在下列物质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0.1mol·LAlCl3溶液 ②0.1mol·L NH4C1溶液
③0.1mol·L KCl溶液 ④0.1mol·L KAlO2溶液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15. 4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另一份加少量CaO并保持温度仍为40℃,这两种情况都不改变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Ca2+数目
16. 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CaSO4饱和溶液中,c(Ca2+)、c(SO42—)对应曲线上任意一点
B.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
310-3 mol·L—1
C.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
D.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w.w.w.k.s.5.u. c.o.m17.常温下Ca(OH)2溶于水达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 Ca(OH)2(s) Ca(OH)2(aq),
Ca(OH)2(aq)==Ca2++2OH— 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d g/cm3,溶液的pH=12。则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
A. B. C. D.
18.某温度时,AgCl (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
C.c点对应的Ksp小于a点对应的Ksp
D. d点有AgCl沉淀生成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 pH 会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 AgCl(s)≒Ag+(aq)+Cl―r(aq),往其中加入少量 NaCl粉末,平衡会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AgCl 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 Ksp(AgCl) > Ksp(AgI)
D.硬水含有较多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
20.把Ca(OH)2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Ca (OH)2(s) Ca2++2OH-,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不变 B.c(Ca2+)增大
C.溶液pH不变 D.溶液pH增大
21.写出难溶电解质PbCl2、AgBr、Ba3(PO4)2、Ag2S的溶解平衡表达式或溶度积表达式错误的是
A.PbCl2(s) Pb2++2Cl—; Ksp==c(Pb2+)·c(Cl—)2
B.AgBr(s) Ag++Br—; Ksp==c(Ag+)·c(Br—)
C.Ba3(PO4)2(s) 3Ba2++2PO43—;Ksp==c(Ba2+)3·c(PO43—)2
D.Ag2S(s) 2Ag++S2—;Ksp==c(Ag+)·c(S2—)
22.将足量BaCO3分别加入:① 30mL 水 ②10mL 0.2mol/LNa2CO3溶液 ③50mL 0.01mol/L 氯化钡溶液 ④100mL 0.01mol/L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请确定各溶液中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2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平衡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时,
水的电离平衡状
态移动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
(2)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
致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和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nBm的离子积为[c(Am+)]n[c(Bn-)]m,若某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0.74g,设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g/mL,其离子积约为______________。
24.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AmBn(s)mAn+(aq)+nBm-(aq)    [An+]m·[Bm-]n=Ksp
已知:某温度时,Ksp(AgCl)=[Ag+][Cl-] =1.8×10-10  
Ksp(Ag2CrO4)=[Ag+]2[CrO2- 4] =1.1×10-12 
试求:
(1)此温度下AgCl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此温度下,在0.010mo1·L-1的AgNO3溶液中,AgCl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5.硫酸银的溶解度较小,25℃时,每100 g水仅溶解0.836 g。
(1) 25℃时,在烧杯中放入6.24 g硫酸银固体,加200 g水,经充分溶解后,所得饱和溶液的体积为200 mL。计算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
(2) 若在上述烧杯中加入50 mL 0.0268 mol / L BaCl2溶液,充分搅拌,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 在(1)题烧杯中需加入多少升0.0268 mol / L BaCl2溶液,才能使原溶液中Ag+浓度降低至0.0200 mol / L?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铜粉、氧化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铜,其制备步骤如下:
实验过程中所用的物质x,y及pH控制参照下表确定:
表I 表Ⅱ
物质 开始沉淀时pH 完全沉淀时pH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Cu(OH)2 5.2 6.4
氧化剂 调节pH的物质
A 双氧水 E 氨水
B 高锰酸钾 F 碱式碳酸铜
C 氯水 G 氧化铜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沉淀Ⅱ的成分(化学式)是 。
(2)步骤②加入的试剂x可选用表Ⅱ中的(填序号,且选出全部合理的),其作用是 .
(3)步骤③加入的试剂y可选用表Ⅱ中的 (填序号,且选出全部合理的),控制pH=5的目的是 。
(4)步骤⑤要得到无水CuCl2,应控制的一定条件是 。
(5)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 (1) 10-14 10-12 (2) 2 :9 (3) 4×10-3
24.①AgCl(s)Ag+(aq)+Cl-(aq)
Ag2CrO4(s) 2Ag+(aq)+CrO42-(aq)
2x x
(2x)2·x=Ksp
∴  c(AgCl)<c(Ag2CrO4)
②在0.010 mol·L-1 AgNO3溶液中,c(Ag+)=0.010 mol·L-1
AgCl(s) Ag+(aq) + Cl-(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
(0.010+x)·x=1.8×10-10 ∵ x很小,∴ 0.010+x ≈0.010
x=1.8×10-8(mol·L-1)
c(AgCl)= 1.8×10-8(mol·L-1)
Ag2CrO4(s) 2Ag+(aq) + CrO2-4(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
(0.010+2x)2·x=1.1×10-12 ∵ x很小,∴ 0.010+2x≈0.010
x=1.1×10-8(mol·L-1) ∴ c(Ag2CrO4)=1.1×10-8 (mol·L-1)
∴ c(AgCl)>c(Ag2CrO4)
25答案..(6分)(1) cAg+=×2=0.0536 mol / L (2分)
(2) 因为Ag2SO4固体过量,该溶液仍为Ag2SO4饱和溶液,所以cAg+= 0.0536 mol / L (2分)
(3) 设加入的BaCl2溶液的体积为V,
HYPERLINK "http://www./" ×2=0.0200 mol / L
V=0.489 L (2分)
26.⑴Fe(OH)3 ⑵AC 使Fe2+转化为Fe3+ ⑶FG 使Fe3+转化为Fe(OH)3 ⑷通入HCl气体使CuCl2·2H2O在酸性条件下失水 ⑸CuO+2H+==Cu2++H2O;Fe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
c(Ca2+)/ mol·L—1
a
410—3
c(SO42—)/ mol·L—1
b
d
c




510—3
A
B
10-6
10-7
10-7 10-6 c(H+)mol/L
c(OH-) mol/L
①过量盐酸
过滤
粗氧化铜
溶液I
沉淀II
溶液II
②加入X
③加入Y
pH=5 过滤
沉淀II
溶液III
CuCl2·2H2O
Cu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