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第3节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第3节 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6 21: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一、选择题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B.动能、势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C.用线悬挂着的静止的小球没有做功,小球没有能
D.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具有能
2.下列关于能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挂在屋顶的电灯具有重力势能
B.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C.踢出去的毽子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D.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3.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若某卫星沿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增大了,由此可知其动能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消失
4.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成为重灾区,全国各地驰援武汉。一架救灾飞机在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该飞机在此过程中
(  )
A.动能不变
B.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大
5.如图1所示,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  )
图1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2所示是小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图3中的
(  )
图2
图3
7.小明从家中出发去上学,如图4所示是他在上学路上的路程-时间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图4
A.在t1~t2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B.在t2~t3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C.在0~t1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D.以上均不正确
二、填空题
8.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如图5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训练的情景。在下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重力势能    。(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图5
9.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6所示。将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在桌面上压平,迅速松开手,卡片就会跳起来。压平时橡皮筋的    
  能增加;离开桌面向上跳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6
10.美国正在试验助推火箭无损回收技术:火箭将飞船推送至一定高度;箭船分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如图7所示。匀速下降时,火箭的动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重力势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考虑燃料损耗)?
图7
11.脑筋急转弯:一个人从二十层楼上跳了下去,却没有受一点伤,为什么?参考答案:他从1号楼的二十层跳到了相邻只有10
cm的2号楼的二十层,而落差只有30
cm。针对此问题你想到的物理量是      ,这个物理量对你的启示是 ? 
。?
三、实验探究题
12.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某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将小球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甲、乙、丙三次实验的结果如图8所示,其中h1=h3>h2,mA=mB图8
(1)把小球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是为了控制 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    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定量探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小球
质量/g
高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cm

10
5
10

20
5
18

30
5
29

10
10
38

10
15
86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20%与超速2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
13.小夏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中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表面某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由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图9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铅球代号
铅球质量/g
下落高度/m
陷入沙中的深度/m

A
200
0.5
0.1

B
400
0.5
0.18

C
200
1
0.2

D
200
1
0.2
(1)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 
   (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
 ?
 。?
(4)比较实验③④,得到的结论:?
 。?
(5)经进一步实验和分析,小夏大胆地给出了重力势能(Ep)的表达式“Ep=mgh”,并去办公室询问了老师,得以证实,小夏高兴不已,回到教室后,又根据学过的知识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的动能,其中B球的动能为    J。(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N/kg)?
答案
1.C 2.D
3.B 4.B 5.C
6.C 7.C 8.增大 减小 
9.弹性势 增大 
10.变小 变小
11.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相对的
12.(1)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3)甲、丙
(4)超速20%
13.(1)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陷入沙中的深度
(3)①③ 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