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第1章
声现象
1.1《声音是什么》教学流程(学习方式)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教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
教具:纸、水、笔帽、橡皮筋、衣架、音乐卡、集气瓶、抽气机、石块、鼓、音叉
项
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入
让学生举例声音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如听老师讲课可获取知识,听电台广播可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的?
列举例子
做一做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
[具体方案]:
(1)用摩擦、搓揉、指弹、撕等方法使纸发出声音,也可把它做成纸筒,纸笛,
纸炮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2)一杯水到在地上会发出声音。
(3)向笔帽中吹气,会有声音;笔帽扔在地上会有声音;敲击笔帽也会发声。
(4)拨动橡皮筋会有声音。
学生提出方案、讨论,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物品发声。
体验
同学们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有什么感觉?
手摸喉头感觉其振动,面颊有麻的感觉。
议一议
学生讨论交流,上述物体(橡皮筋)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只有固体能发声吗?液体和气体呢?
小组讨论、交流
归纳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归纳总结
演示
(1)把发声的音叉放入不中,溅起水花。
(2)扬声器发声时,纸屑上下跳动
(3)用碎纸屑洒在鼓面上,发声时纸屑跳动,用手按住鼓面,
纸屑停止跳动,鼓面不再发声。
观察思考
归纳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归纳
做一做
(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的耳朵?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试一试你还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吗?
(2)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让同学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
你听到了什么?
完成实验,思考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
他们在声音的传播方面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
归纳总结
讨论交流
请学生举一些气体、液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
举例
演示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中,
再把瓶内空气逐渐抽出,声音有何变化?
仔细听声音的变化
想一想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分析推理
归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回顾归纳
思考回答
教后反思
课
题:§1.1声音是什么(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总计39
学习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学
习
活
动
备
注
活动一
声音的产生
动手做一做,明确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声音是如何的产生的,掌握长度的单位和换算方法(15分钟)
.
1.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
思考:物体(橡皮筋)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体验: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有什么感觉。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阅读教材P8完成如下问题):
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作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_________。
自我检测1.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自我检测2.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而产生的。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______产生,
自我检测3.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人说话、唱歌声___________.
(2)笛子声__________.(3)鼓声_____________.(4)二胡声____________.
(5)风吹树叶的沙沙声_________.
自我检测4.葫芦丝是我国少数民族乐器,以其独特的声音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让人赏心悦目,挂在墙上的葫芦丝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声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声音的传播
自学教材P8-P9,通过动手实验,分析归结,掌握声音传播的条件(15分钟)
1.想一想:老师讲课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中的?
做一做:(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的耳朵?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试一试你还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吗?(2)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让同学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什么?
小结: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思考:月球上是真空,宇航员在月球上不借助任何设备面对面交流,对方能否听到声音?仔细P9图1-4观察实验,分析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自我检测1.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放在桌面上的机械手表的滴答声,这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岸上的说话声是由_______传到潜水员的耳朵里.
自我检测2.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你可以清楚地听到声音,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将会______直至______。
(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瓶内,你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声音不能___________在中传播。
自我检测3.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好象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
)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但不发生振动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D.撞击声全被尘埃封闭,没有声音传出
活动三:拓展应用
独立思考后讨论完成如下问题(5分钟)
1.阅读下列内容:(1)古有中医悬丝诊脉,今有听诊器听音,都是医生了解病人脉搏和心脏跳动情况的手段,(提示:“悬丝诊脉”即用丝线系在病人的手腕上.)
(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3)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声音。以上内容包含了声学中的什么道理?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
达标测试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批,最后集体订正(10分钟)
1.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声音仍在空气中传播
2.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3.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的一组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音叉,靠得较近,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
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个实验中可探究得出哪些结论?请至少写出两个.
7.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解释两次铃声不同的原因。
布置作业
1、上交练习册。。。。。。。
2、课外探究: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效课堂,源于精心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