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阳光下的影子
学科(版本)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章节
第二单元
学时
1
年级
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最高,影子最短,太阳最低,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二)科学探究?。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推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三)科学态度?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认识古人的智慧,发扬民族精神让科学知识为我们生活、学习服务。
(四)行为与创新
通过“无影灯”的认识,联系实际,建立学生从小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材分析
? 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时间的变化。模拟实验的方式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绘制表格和柱状图等,通过对“日晷”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我们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
解决措施: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感悟实际动手远比设计想象要复杂的多,能自觉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和攻克困难。变传统的教师单一传授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建构式学习。
难点::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解决措施:利用不同团体发出挑战书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来探究“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规律。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
时间
环节目标
教师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效果
课前热身:“方向辨别竞赛”
1'10''
~
2'50''
1、通过对比小游戏让学生区别平面图方向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位差别。
2、学生通过游戏学会正确判断方向,为之后的阳光和影子处于什么方向做准备。
提问学生如何区分方向。
解释“上北下南”所适用的方法。
3、分组竞赛,学会现实生活中方向的判别。
请几位学生上台完成竞赛游戏
利用希沃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刷新,不同组别的竞赛学生题目有差别,满足学生的挑战欲,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内容有删减)
教学导入:发出挑战书
2'50''
~
4'00''
1、运用学校科学小组的资源,设置挑战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运用本单元前节课的知识点来延伸更深层次的问题。
播放科学小组提前录制的视频
学生主动思考,认真讨论。
挑战环节的设置,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竞争性,为接下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4'00''
~
15'33''
提出疑问,大胆猜想,把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可能情况画出来。
设计验证试验的操作步骤和具体环节。
3、实验记录单分析。
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示学生认真思考,大胆猜想,组内讨论,完成猜想图;
2、设计探究试验计划
分组讨论,完成计划单。
说出猜想。
3、分享计划单,提出合理性建议,互相完善设计。
猜想环节让学生对科学充满幻想,激发了学生想要验证猜想的积极性。
2、分享计划单让学生学会了反思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
动手操作
强化认识
17'10''
~
25'40''
1、通过设计环节思路指导,自己动手去完成设计方案的操作。
2、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探究性,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沟通,体现学生的主导性。
提供材料:学生提前准备好的材料。
提示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组内分工(自由分配),合作完成实验探索。
你们制作过程在有什么问题吗?
4、引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善于接受同伴的意见。
实验环节操作,每个队伍合理分工,完成各自的分配任务。
2、重复验证,通过多次探索,总结归纳实验现象。
1、视频同步上传的功能,解决了科学课中每个小组之间不能相互看到对方操作的难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2、科学课堂希望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实验环节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初步实现了实验的目的。
完成挑战
分享演示
拓展延伸
27'30''
~
37'40''
1、利用动手实验,进行目标实现。
2、汇报交流锻炼小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认识到不足之后要进行完善习惯。
4、了解延伸性的科学技术知识,认识到科学是可以为我们生活、生产服务的,并具备一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1、让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来演示实验过程,实现组内分工合作,规范实验操作。
室外科学小组的探究反馈。
“日晷”的认识
4、应用拓展:“无影灯”的认识。
1、学生上台来展示实验操作过程。
2、汇报交流:对本组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尤其是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
3、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想,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1、学生演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规范行为。
2、使用希沃手机助手中的屏幕同步功能,实现了视频同步上传。不仅让学生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到科学小组的表现,而且也能体现课堂的完整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3、“无影灯”认识和原理解释设疑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的探究得以再延续,弥补课堂时间有限,探究无限的要求。
教学板书
阳光下的影子
方向相反
随时间变化长度不同
七、教学反思:
挑战书环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很乐意在竞争的氛围中探究。在设计单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他们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设计单,也虚心的接受来自同伴的合理建议。“无影灯”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实践中,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不仅巩固了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课后的延伸性学习作了很好铺垫。
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出现了2个小插曲,第一个是在实验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阳光下的影子,而把教室的灯光调暗,但顾虑到可见程度,所以留了2盏灯,导致有一组学生的实验观察不太明显。第二是实验成果汇报环节,有同学发现和别组的实验数据有差别,这是之前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在学生提出来后其他同学都无法解释,所以只能由我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中太阳高度差异而提出猜想,顺便借此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也可以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