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 《什么船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感知3/8拍子节奏,能掌握并分辨其强拍点。
2、学唱由游戏歌《点虫虫》改编的《什么船儿》。通过理解歌词内容、复习3/8节拍点、感受山西民歌衬词及速度音调的变化,感受歌曲美的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一些有关船的知识,感受科学的神奇并激发起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们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但对“节拍的掌握(2拍子、3拍子)、歌曲的表现、歌词的编创、音乐鉴赏的能力”还略显不足。我将通过“趣味游戏、小组合作、学科综合”等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复习3/8拍子,掌握强拍点和节奏型,如“XXX” “X. ” “X X”。
2、掌握3/8拍强拍点并运用到歌曲中。
教学过程
一、讲授“什么船儿”
激情导入“拍拍手”,乐中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构建和谐、快乐、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课前律动,学生在教室外排成两队,音乐起自由地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
2、听辨并拍强拍,学生感受3/8拍子,拍出“强拍点”。 复习三拍子,感受《什么船儿》旋律。
3、师生交流感受
4、提问题,导出歌曲《什么船儿》,想问题,看视频找答案。
5、欣赏音乐。
设计意图:教学构建和谐、快乐、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歌曲《什么船儿》
“模仿秀”,秀中练习节奏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培养审美情趣。
从节奏入手,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把歌曲中的难点单独练习,也是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节奏1练习
1、 师生玩“超级模仿秀”,模仿节奏1说答案。
问:什么 | 船儿呀 |上月 | 球. |。
2、师生点评,难点练习
3、集体练习(节奏1):
X X | X X X | X X | X. |
什么 | 船儿呀 |上月 | 球 |。
4、继续玩“超级模仿秀”
师:什么 | 船儿呀 |水面 | 飞. |?
5、按节奏1进行歌词练习
节奏2练习
1、师生玩“超级模仿秀”,模仿节奏2说答案。
师:什 么 | 船儿 |海底 | 游. |?
2、师生点评,难点练习:
X X| X X | X X | X. |。
师:什 么| 船 儿| 海底 | 游|?
3. 继续玩“超级模仿秀”
师:什 么| 船儿 | 冰海 | 走|?
4、按节奏2进行歌词练习
三、学唱歌曲
1、跟着钢琴变化音调、节奏哼唱旋律(提醒:发声、气息)
2、跟着钢琴变化音调、节奏模唱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
4、主导学生问答
四、“学方言”,听中学唱衬词
1、师生交流与《什么船儿》相同与不同点。
2、练习山西民歌方言(衬词):“呆”(de)
3、练习节奏,用最舒适速度和调学唱:
X X| X X X | X X X | X. |。
哎 嗨| 依呀呼 |呆呀格 | 呆.|。
4、合唱《什么船儿》歌曲。
设计意图:在学唱时,采用跟琴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教与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山西民歌艺术特色相结合,弘扬我国艺术文化。
五、拓展中表现歌曲
“设计船”,创中升华歌曲
1.教师展示船儿相关图片资料。
2.歌词编创。师举例:什么船儿呀(塑料造)?(玩具)船儿呀(塑料造)。
展示“神奇的船”:图片展示我校班级学生合作设计与创作。
设计意图:有情感的表演和分享,在拓展中表现歌曲、升华歌曲,激发创作意识
六、总结评价
1.聆听学生的收获;
2.小结课堂:为这些未来的小科学家鼓掌!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才会用科学。
3.课堂结束
4.设计意图:与美术、科学进行综合渗透,培养学生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