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课件(24张ppt)+教案+当堂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课件(24张ppt)+教案+当堂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6 22:02:44

文档简介




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



课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
教学
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热机中能的转化。(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2、过程与方法(1).能用内燃机模型了解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2).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个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难点: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以及能量转化。三、教学时数:1
教学步骤




随笔
(一)创境启思
讲述内燃机的发展史:复习“蒸汽冲出木塞”实验,引导出热机的概念以及蒸汽机效率低的原因;通过提高热机效率,做自制内燃机实验,提出了内燃机的概念。
(二)问题导思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了解内燃机的分类;理解汽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引发学生思考。
(三)探究析思(1)自主静思(2)合作探思(3)互动辩思
一、内燃机的分类课件展示两种内燃机,以及家用轿车一般采用汽油机,拖拉机一般采用柴油机。激发学生兴趣,在这里家用轿车我选用的是“红旗”牌轿车,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汽油机教师简介汽油机,给学生出示汽油机模型,按照合理的顺序介绍汽油机的构造,指出汽油在汽油机汽缸中燃烧,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最主要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之后教师讲解两个知识点:1、冲程的定义;2、活塞以及曲轴连杆、飞轮的关系。教师运用课件表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压缩冲程:
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在此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在此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
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分析每个冲程以及四个冲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下面的问题:a.在每个冲程中,进气阀、排气阀的开、关情况。b.在每个冲程中,进气阀、活塞的运动情况。c.在每个冲程中,曲轴连杆以及飞轮的情况。学生理解了四个冲程后,教师可以讲解汽油机的应用,可以提供关于汽油机的资料,学生阅读,提高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在讲完一个工作过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汽油机是循环工作的。柴油机教师口述: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相同之处:都是循环工作的,并且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都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以及排气冲程四个冲程。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上有什么区别?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点拨、补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定位关系。
(四)建构反思
让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自行总结本节课收获,其余同学补充,教师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
(五)迁移拓思
让学生做几个练习题,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开拓自己的思维!1.汽油机工作过程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发生能量转化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
)个冲程是不相同的。
A.1
B.2
C.3
D.4
评价反思
本节课从多元思维课堂出发,教学顺序是:温故探新,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学生交流互助,展示,教师点拨。最后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当堂完成,教师进行了面批组长,组长批改组员。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1.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2.课间带领学生观察了真实的摩托车发动机外观,给学生指明了各个部位,激发了学生探究汽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的兴趣。3.在讲解惯性帮助内燃机的三个冲程时,突然想到用教室的风扇关电后能继续转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大量采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形象直观,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憾。在教学过程中,我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学生主体地位仍有待加强,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更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应以点拨、激励为主。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所以,以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应注意多关注学生,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把更多的内燃机模型分该学生看,增加学生的兴趣。结合我校的“多元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应该被生动活泼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既然知道了不足在哪里,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就应该努力做到目标要求明确,问题设计典型,知识结构清晰,反馈校正及时,时间安排合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其实课堂上随时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抓住闪光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知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以求最大限度地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有质量的、鲜活的真实的课堂。
PAGE
※※※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盛开
※※※(共24张PPT)
章丘区第四中学初中部
刘献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欢迎来到物理课堂
创境启思
内能
机械能
化学能
积极动脑,大胆思考。
瓦特
(1736—1819)
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到启发,激起了他的探索欲望,最终改良了蒸汽机。从而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创境启思
车、船和飞机的发动机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
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这种装置又被称为热机。
创境启思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创境启思
内燃机的种类
汽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
问题导思
带着问题,积极探索。
1、内燃机的种类
汽油机
柴油机
问题导思
汽油机
◇汽油机的基本构造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问题导思
2、汽油机的构造
火花塞
进气道
活塞
曲轴连杆
排气道
进气阀
排气阀
气缸
飞轮
2、汽油机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返回
吸气冲程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
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内能
机械能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机械能
内能
排气冲程
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汽油机的循环工作
...
...
内燃机(汽油机)的工作循环过程
汽油机的循环工作
动画版
探究思析
1.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共有___个冲程,对外做___次功,能量转化___次,活塞往复___次,曲轴连杆转___周,飞轮转___周。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除做功冲程外,其余冲程是靠______________完成的。
4
1
2
2
2
2
飞轮的惯性
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探究思析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47-48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2.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上有什么区别?
1.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有什么区别?
探究思析
喷油嘴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排气门
气缸
曲轴
火花塞
进气道
活塞
曲轴连杆
排气道
进气阀
排气阀
气缸
飞轮
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不同
吸气不同
点火不同
应用不同
气缸顶有火花塞
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压燃式点火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空气
点燃式点火
常用在汽车、飞机等轻巧机械上。
主要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等载重机械上。
探究思析
建构反思
积极思考,大胆回答。
课堂练习
1.汽油机工作过程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发生能量转化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2.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
)个冲程是不相同的。
A.1
B.2
C.3
D.4
B
C
迁移拓思
严谨思索,大胆表达。
章丘区第四中学初中部
2020.9.16评测练习
1.汽油机工作过程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发生能量转化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2.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
)个冲程是不相同的。
A.1
B.2
C.3
D.4
3.在内燃机工作的过程中,四个冲程中发生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
4.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部分冲程示意图,其中___________图是做功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