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电脑美术仍然延续了全套教材的电脑美术课程追求明确特色、简单有效的思路。和前五个年级比较,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课电脑美术追求的是“表现形式”——用电脑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要想出色地完成本课的目标,了解版画艺术特色是关键。在电脑中表现出木刻版画“刀味”可以利用“反色处理”,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教材中已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很明显,教材中呈现的方式方法只是工具,最终检验的还是自己的创作。
教学目标:
⒈了解电脑“画图”中的铅笔、笔刷、橡皮喷枪等工具的功能。
⒉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运用电脑中“画图”中图像菜单中的“反色”功能,借助图画工具创作出仿班花效果的有趣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⒊感受鼠标作画带来的快乐,体验电脑“画图”造型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鼠标结合“画图”中的工具画出各种图形。
教学难点:利用“反色处理”功能,借助图画工具制作仿版画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思路
采用“五步三查课堂”,即“预学—自学—对学—群学—延学,自查—互查—测查”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不同种类的艺术特色,学习仿版画效果的电脑美术作品。体验windows“画图”绘图功能。鼓励学生探究,用电脑“画图”表现出具有版画韵味、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过程
(一)预学
通过预习回答思考题:
1.绘画的种类?
绘画:按照使用材料以及表现的特点分为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淡彩等),中国画,漫画、年画,装饰画,漆画,镶嵌画,岩画等。
2.请简要说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特点:笔墨和意境。
油画的特点:笔触肌理,光影,刮刀痕迹。
水彩画特点:是颜料透明,水色交融,广义的水彩画可包括水粉和淡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的活动,以巩固绘画知识,开拓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二)自学
版画特点?
版画艺术风格表现: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根据材料不同,分为木刻,铜版画,石版画等。
1.线条的特点:方向、长短、曲直、粗细、疏密、断连、分割、排列等关系。
2.点:有大小方向、疏密以及线形和面形的组合关系。
3.面:如面的组合,有大小、形态、距离、位置和排列顺序的关系。
4.工具材料:刀的特点、木版的特点等。
5.色彩:简洁,对比明确,呈现面积的对比。
6.肌理:印制过程出现的特殊效果。
【设计意图】学生自查:让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一说版画的制作过程,进一步了解版画艺术风格。
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引出课题)
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三)对学
● 一对一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哪些作品?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以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设计意图】欣赏体验,初步感知,提高审美能力。
(四)群学
● 学生探究、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1)打开画图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2)尝试使用“画图”工具。
a.橡皮的大小
b.笔刷的大小
c.喷点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互查开展探究、体验学习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初步学习。
● 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学生遇到的难点,如:运用反色处理功能,喷枪的使用,“刀味”的体现等。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功能来处理勾画的草图。
【设计意图】学生测查: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巩固学习新知。
3.展示评价,小结拓展
自评:向同学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互评: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的看法。
在制作仿纸版画的作品时尝试把黑白灰的画面变成彩色画面,也别有一番韵味。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实践学习活动的能力、审美能力,检验学习成果。
(五)延学
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中“画图”的界面有所改变,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尝试。
1.电脑绘画: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使用造就了CG,即电脑绘画。CG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表达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电脑绘画以电脑软件为载体,以构思为引领,再现了绘画领域其他画种所表现出的特点,体现了特殊的艺术美感,是大脑和电脑的最佳灵动结合。
2.肌理:即物像表现出的外部纹理,如树皮的粗糙纹理、水的细滑波纹、海滩颗粒纹理等。利用绘画软件可以很好的模拟表现各种纹理,再现其他艺术作品所特有的肌理效果。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审美视野。
四、评价建议
1. 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2. 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