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试卷(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次月考试卷(湘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30 22: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guǐ jì yùn niàng niǎo cháo fěi bàng pái huái
( ) ( ) ( ) ( ) ( )
jì mò jǔ sàng chà yì chéng fá kuān shù
( )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6分)

三、把下面几个字按音序排列后,就是一个字谜的谜面,请你写出谜底。(4分)
娘、岛、姑、宝 谜底是:
四、找出下列词语中大错别字,改在下面的横线上。(10分)
留传至今 歌功诵德 分豪不差 波滔汹涌 若无奇事
哑然失效 不决于耳 奔走呼嚎 知识渊博 克苦奋斗
五、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中国当代文学家 ( http: / / hz. / map / 571---- ---- / )、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英国。 ( )
2、“这件事他没有完全做错”和“这件事他完全没有做错”意思是相同的。( )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
4、“在《本草纲目》中,每种药物都详细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和采集、制作方法。”这句话没有错误。 ( )
5、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人 。 (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 。
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现在人们常用
这句诗表示对某人真实情况不了解时发出的感叹。
永远是坚强之母。 ——莎士比亚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七、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5分)
一 阅读《春》片段,完成1—4小题。(10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语段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春天,请分别找出一例句。(3分)
视觉
味觉
听觉 2.语段中哪一句是作者想像的情景 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2分)
3.语段中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三种树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2分)
4.请你写出两句表现春天的古诗词。(3分)
1 2
二 阅读《朱熹的忠告》完成5--9题(15分)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文,他看书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了许多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还是没留下什么印象,终是一事无成。这让他十分苦恼,疑心是不是自己记忆不好。
有一次,他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读书的情况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读书不要只图快,每次只读五百字,一连读上二三十遍。哪怕一句话,也哟重复读上许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文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但 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且 而是)因为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 即使)不能消化书中内容,(又 也)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文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内容讲了什么,有几个重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位有学问的人。
5、把第三自然段中不合适的关联词下画“ ”。(4分)
6.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1)诚恳地劝告。 ( )
(2)形容阅读的速度特别快。 ( )
(3)一件事也没有做成,形容在事业上没有任何成就。 ( )
(4)把枣整个吞下去,没细辨什么味儿。比喻不经过思考分析,照原样笼统地接受。 ( )
7.从朱熹给陈正文的忠告中,选一句话抄下来。(2分)
8.陈正文“明白”了什么?把相关的句子用“ ”在文中勾出来。(2分)
9.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选一两条介绍给大家。(3分)
习作。(30分)
1996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单个体细胞复制了一只遗传特性完全相同的羊,这项技术被称为“克隆”。假如你会“克隆”,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拟题目(注:题目中要求出现“克隆”一词),写一篇作文。
wù( )
è( )

bó( )
báo( )( ) ( ) (( )

zǎi( )
zài(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