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宁夏文综)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21世纪教育网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2.(2007山东卷) 在人类历史又分散到整体的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3.(2007海南卷)图3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
A.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08上海综合能力)某蜡像馆工作人员欲按年代先后给下列历史人物的蜡像排序,正确的是①屈原②徐光启③司马光④司马迁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2008江苏)“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6.(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分)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10.(09安徽文综卷)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11.(2009广东文基)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2009浙江文综卷)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13.(2009山东基本能力)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09山东基本能力)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15.(2009全国卷1)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唐朝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16.(2009山西文综)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17.(2009全国卷1)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18.(2009上海历史)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两河流域 B.中国
C.地中海东岸 D.埃及
19.(2010福建文综卷)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20.(2010山东基本能力)陕北曾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的地方,石鲁的作品《转战陕北》(右图)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在陕北的历史画面。关于该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幅工笔画,风格纤细清丽
②该画是以山水画形式表现重大主题的作品21世纪教育网
③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画面意境空灵清寂
④画面构图大气,气势磅礴,前景、背景与人物表现相得益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10山东基本能力)右图是古希腊雕刻《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和中国宋代宗教造像《侍女像》(山西太原晋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融合了古希腊雕刻崇高与优美的风格
②《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塑造精细,风格轻巧甜美
③《侍女像》表现了宗教造像的世俗化、生活化
④《侍女像》神态略显呆板,形象柔中带刚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3题)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23.(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24.(2008江苏)(10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12.解析:A。题干关键词是“隶书”。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
13.解析:B。《开国大典》属于油画,该画重在写实,与传统山水画的写意画法不同,排除②;开国大典举行时,西北、西南、华南等大片国土尚未解放,排除③。正确答案是B项。
14.解析:D。本题考查观察能力,只要细心不难找出正确答案。注意活字印刷的活字是篆刻时是反着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解析:“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示意题意要反映唐朝文化的这个特征,四项中只有a项具备之。B项秦王指唐太宗时期的作品,表现李世民平定叛将南征北战的雄大气概,体现刚健雄浑的特点;古代飞天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不朽的艺术品。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体现北方艺术特色。唐三彩是一种以高岭土为原料,施以黄、绿、赭等各种釉色,经两次烧造而成的一种陶瓷制品。因初创于唐代,主要流行色为黄、绿、储三色,故名唐三彩。“三”在中国古代是“多”的意思,故亦可称其为唐多彩。这说明此品种的最大特点就是色彩绚丽。
16.解析:A。中国古代史·人教大纲版》中《第八节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中有这样的说法: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东晋政权统治的就是南方。24.解析:本题该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题目较为简单。第(1)小题答案很简单,“瓦肆”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考察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第(2)小题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第(3)问第一问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问依据材料概括。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社会教化功能。第(4)问和题目开头法国的历史学家的话相呼应,理解作答。
(共10分)(1)娱乐演艺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