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64分)
(2019·期末·湖南长沙市岳麓区)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
70
亿,预计未来
40
年,三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
97%,这三个地区是
A.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B.南极洲、非洲、南美洲
C.亚洲、欧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红桥区)以人为本的保护传统聚落最合理做法是
A.可以将传统聚落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B.保护所有传统聚落,不进行任何改造
C.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D.传统聚落利用效率低,应拆掉改建现代化建筑
(2019·期末·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在世界主要语言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法语
(2019·期末·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下列哪个宗教的活动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2018·期末·云南昆明市)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在高低起伏的山地和丘陵分布的沟谷地区,聚落呈点状分布
B.一般在气温较高的地区传统民居窗户较大,墙体较薄
C.一般在降水较少的地区居民的房屋屋顶坡度较大
D.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在河流沿岸没有聚落
(2020·真题·黑龙江绥化市)下列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东部
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2019·期中·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下图是四个大洲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四个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
B.北美
C.亚洲
D.欧洲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红桥区)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二十世纪以前,世界人口数量不增长
B.1900
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加快
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世界人口数量预计会永远增长下去
(2019·期末·重庆重庆市巴南区)聚落的形态有
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
(2019·期末·苏州市)既是联合国六种语言之一,又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俄语
(2019·期末·河北保定市满城区)人口负增长国家不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国防兵源不足
B.劳动力短缺
C.人口老龄化
D.就业困难
(2019·期末·重庆重庆市巴南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人口密度以及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判断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张村
145
4.5
2.7
李村
182
3.2
2.9
A.李村人口总数少
B.李村人口密集
C.张村人口增长慢
D.张村人口密集
(2019·期末·重庆重庆市巴南区)如图所示建筑,属于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2019·期末·陕西西安市新城区)造成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地形地势的差异
C.建筑材料和方式不同
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019·期末·河北保定市曲阳县)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活动
D.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业和林业活动
二、复合题(44分)
(2020·模拟·北京北京市门头沟区)
作为一个有
3000
余年历史的城市,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
现代北京城区与金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古城相比,面积虽不断扩大,但位置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北京城区
A.河湖密布
B.地处平原
C.雨热同季
D.植被茂密
(2)
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冬奥会选址的重要条件。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作为冬奥会赛区,两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冬季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
②冬季多风沙,积雪漫天飞
③地势平坦
④地处山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9·期末·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晓世界人口,看世界发展】
(1)
根据德国与印度两国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
(国家),根据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一般关系,可知
(国家)经济水平更高。
(2)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未来德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对此,德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3)
两国所处区域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区,根据两国(①②)在图上的位置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中低纬/高纬)沿海平原地区,图中
A、B
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
(字母)。?
(2018·期末·北京北京市西城区)阅读图文材料,
某地地形模型(图
3)及该地气候资料(如表)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C)
-4.7
-1.9
4.8
13.7
20.1
24.7
月降水量(mm)
3
7
9
20
33
7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C)
26.l
24.9
19.9
12.8
3.8
-2.7
月降水量(mm)
192
212
57
24
7
3
(1)
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恤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
。结合图
1“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
(至少答出三点)。
(2)
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
和
两大类,读图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
(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3)
结合上表,分析图
4
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
,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你的理由是
。(至少两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根据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看,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且人口较为密集,预计未来
40
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
97%,故
D
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
D。
【知识点】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
2.
【答案】C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3.
【答案】C
【解析】汉语、英语、阿拉伯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故选
C。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4.
【答案】C
【解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基督教堂,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基督教的宗教活动,故选
C。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及其特点
5.
【答案】B
【知识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6.
【答案】D
【知识点】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
7.
【答案】D
【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故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知识点】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8.
【答案】B
【解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
1900
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
2011
年
10
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70
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知识点】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的特点
9.
【答案】C
【解析】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上千万的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故选
C。
【知识点】聚落的形态
10.
【答案】A
【解析】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故
A
符合题意。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
A。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11.
【答案】D
【解析】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负増长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属于“低低低”模式,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是其主要的人口问题的国家,不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就业困难。故选:D。
【知识点】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12.
【答案】B
【解析】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中国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B
对。英语是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A
错。阿拉伯语、俄语使用人数少,C、D
错。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13.
【答案】B
【解析】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张村人口密度小于李村,李村人口密集;人口的自然增率=出生率﹣死亡率,据此计算可得,张村人口的自然增率=4.5%﹣2.7%=1.8%,李村人口的自然增率=43.2%﹣2.9%=1.3%,张村人口增长块。根据题意,选项
B
符合。
【知识点】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建筑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筑庙宇,A
对;而不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清真寺、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教堂,也不是犹太教的代表性建筑,BCD
错。故选
A。
【知识点】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
15.
【答案】D
【解析】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因此造成各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知识点】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区别
16.
【答案】B
【解析】A:一般来说,聚落是人口相对较集中的地区,并不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故
A
错误;
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形成的,故
B
正确;
C: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故
C
错误;
D: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故
D
错误。故选:B。
【知识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二、复合题
17.
【答案】
(1)
B
(2)
C
【知识点】北京的地形地势特点、北京的气候特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18.
【答案】
(1)
印度;德国;
(2)
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兵源不足,老龄化加剧。;鼓励生育,制定积极的移民政策,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等。;
(3)
中、低纬;A;
【解析】
(1)
由图可以看出,德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印度;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看,德国的经济水平更高。
(2)
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德国人口增长缓慢,未来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兵源不足,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因此德国要鼓励生育,制定积极的移民政策,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等。
(3)
两个国家所在的区域都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这些地方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适合人类居住,图中
A、B
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纬度更高的
A
地,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
【知识点】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差异、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19.
【答案】
(1)
住宅(房屋);靠近水源;能长草;附近有猎物。;
(2)
乡村;城市;房屋数量多、质量高;乡村房屋数量少、质量低。;
(3)
丙;甲;地形平坦;靠近河流。;
【解析】
(1)
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恤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住宅。结合图
1“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靠近水源;能长草;附近有猎物;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等。
(2)
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大类,由图
2
知,城市房屋数量多、质量高;乡村房屋数量少、质量低;城市道路等级高、密度大;乡村道路等级低、密度小等。
(3)
我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丙。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甲,我的理由是:甲地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知识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区别、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