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鲁科班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一、单选题
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
B.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
C.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D.
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
s
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时物体放左盘,砝码从小到大放右盘
B.
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
若砝码生锈,称量结果偏大
D.
称量时若指针右偏,应该继续加砝码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
A.
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
将游码向右移动
晓轩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右盘盘底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
B.
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会有偏差
C.
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D.
若橡皮泥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得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A.
B.
C.
D.
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
金
水银
钢、铁
纯水
冰
植物油
干松木
酒精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
kg、密度为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
6g
B.
60g
C.
600g
D.
6000g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C.
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跟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D.
物质的密度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B.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C.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D.
天平和砝码、细线、水、溢水杯、烧杯
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用天平测石片的m质量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简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计算出石片的密度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偏差
D.
无法确定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横梁平衡.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A.
B.
C.
D.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
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
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
花岗石的密度是
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A.
质量
B.
重力
C.
密度
D.
体积
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铝的密度为,铜的密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B.
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C.
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D.
铝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小明的爷爷在古玩市场上购买了一枚银元,如图所示。为了鉴别它是否是纯银制造的,可以通过实验测量银元的
A.
质量
B.
体积
C.
重力
D.
密度
二、多选题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A.
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
B.
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
C.
测量过程中,向左调节了平衡螺母
D.
使用生锈的砝码
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中分别装满密度为和的液体。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浸没在A、B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可能大于
D.
若,则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刻度尺零刻线被磨损,可以利用刻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
B.
正确操作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C.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减砝码必须用洗干净的手去拿
D.
如果错误操作实验仪器,就会产生实验误差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已知不管两种液体如何配制混合溶液,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则
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大
C.
若以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
D.
若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
三、填空题
某一物体的质量为600g,运载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_____将铁丝拉长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若将甲切去,乙切去,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贺兰石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贺兰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贺兰石的质量为_____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则贺兰石的密度是_____.
一体积为,质量为的铜球,则判断它是__________的。填“实心”或“空心”
四、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
60g。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
国家标准规定以、、、、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纸张尺寸是,纸张尺寸是。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______
A.60g
B.
C.
D.
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面密度”______的“面密度”。
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和的铜导线,下面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C.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D.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某图书所用纸张克重为60g,如要计算其密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
有一捆横截面积为铜丝,质量为89kg,试计算该铜丝的“线密度”。已知铜的密度为
如图所示,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所示位置时,在距A点10厘米的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的特点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此时蜡烛位于光具座的______厘米两条刻度线之间选填“”“”或“”。
小明利用天平、金属块、细线、烧杯和适量的水等器材进行“测定金属的密度”实验。实验中,小明操作正确,用天平依次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空烧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烧杯的总质量之后,他又将金属块轻轻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再次测量烧杯的总质量为。该实验中所测的质量记录在下表中,请完成下列要求。
所测质量
大小千克
m
金属的密度为______。
小明进一步思考发现,表中所列的质量中,有一个不进行测量也可以完成本实验。他据此思路顺利完成实验并写出了金属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
用弹簧秤悬挂一体积为的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取,求: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密度;
小茗同学想将此物块制成能悬浮在盐水中的“潜水艇”,于是将物块中心掏空,空心部分体积为,通过计算说明该物块能否实现悬浮?不计空心部分空气质量,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24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图24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小。
文章中“8立方厘米大小的碳海绵”的质量是________g。
氢气的密度是________。
“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这一特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环保新材料扮靓世博馆
“冰壶”形展馆芬兰馆,使用了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修正了纯木材和纯塑料的不足,塑木作为新型环保材料,密度为,计算成本略高于木材,但可以制成空心型材,加工成各式材料,应用成本会逐渐降低,成为新材料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kg。
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塑料板材和水总重是多少?取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物理单位理解和数据的估测,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A.一般三层楼的高度约10m,一层楼的高度在左右,故A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楼到四楼的高度在10m左右,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在50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解:A、称量时物体放左盘,添加砝码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故A错误;
B、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
C、若砝码生锈,称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
D、称量时若指针右偏,说明砝码大了,应该减小砝码,故D错误.
故选B.
天平是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属于精密的测量仪器,它的调节与使用都有特定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
3.【答案】B
【解析】解: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右侧,说明左侧较轻,故应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故选:B。
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天平使用之前调平:游码归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注意本题中的“左端”“右端”“旋出”“旋进”。
4.【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天平是精密的测量仪器,在调节、使用以及日常保养中,都有一些特定的注意问题,我们应该全面了解。
橡皮泥在调节天平平衡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时,使天平两盘质量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橡皮泥在调节天平平衡后沾上,砝码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质量,再加上橡皮泥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所以测量值偏小。
【解答】
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橡皮泥在调节天平平衡后沾上,砝码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质量,再加上橡皮泥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所以测量值偏小;故C正确、ABD错误。
5.【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进而比较密度。
对图象中的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要有明确的认识,结合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可分析出密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
由图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相等时,有,由
m
V
,可得。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解:
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钢和铁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
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
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质量的大小。
本题考查密度特性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7.【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解:由得:
合金的体积,
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
,
由得:
气凝胶的质量。
故选:B。
知道合金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合金的体积,即气凝胶的体积;
又知道气凝胶的密度,利用公式求气凝胶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是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的含义,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有时不能用其数学表达式的形式进行分析,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意义来进行分析。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解答】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即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它只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不能说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测出的密度值相差不多即可,从选择项中判断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就符合要求,密度要准确些,用量筒和天平来测质量和体积。
计算密度的公式为,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解答】
A.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能测金属块密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天平和砝码能测得长方体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能测出金属块密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故C符合题意;
D.用天平和砝码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
在烧杯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
把金属块用细线拴好,缓缓放入烧杯内浸没在水中,当水溢出后,称量此时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
溢出水的质量为;
小石块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
小石块的密度:。
利用选项中的器材可以完成实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将石片从水中拿出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向烧杯内倒入的水会偏多,根据密度公式可分析出误差。
固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要正确测量出石片的密度,关键能够分析出物体的质量、体积测量误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取出石片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片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记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测量步骤。
常规做法是:
先测空烧杯质量,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
然后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盐水的体积V;
利用求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解答】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减小实验的误差,合理的操作步骤应如下: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横梁平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
合理的顺序是;
故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读数及密度的计算,是重要内容。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
根据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解答】
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此说法错误,故A符合题意;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石块的质量,B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C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石块的密度:,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应用,难度不大。
根据测量花岗石密度,需测量花岗石的质量和体积,用天平测质量,知道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左物右码,通过增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不可调节平衡螺母;用量筒测体积;计算得出花岗石的密度。
【解答】
A.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则左盘应放花岗石,右盘应放砝码,故A错误;
B.在称量过程中,要靠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错误;
C.由图知,砝码的总质量为25g,游码在3g处,所以花岗石的质量为,故C错误;
D.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花岗石的体积为;
则花岗石的密度为:,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而重力、质量、体积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故选:C。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密度的大小可鉴别不同的物质。
能够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物理量有密度、比热容、热值等,但是也不能单纯只看这几个量的大小,还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如:气味、颜色等来判断。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分析时注意条件:体积和质量都相同。
【解答】
若二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
铝球体积,铜球体积,
,
,
又因为二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解:
质量、体积和重力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不能鉴别物质的种类,故AB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可以测量银元的密度进行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能够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物理量有密度、比热容、热值等,但是也不能单纯只看这几个量的大小,还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如:气味、颜色等来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种类的鉴别方法,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17.【答案】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天平在使用时出现的几种影响测量值的情况;结合天平的使用规则以及天平的原理,进行分析,可得到答案。
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测量原理是左盘质量等于右盘质量加上游码拨过的质量;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利用这些知识不难得到答案。
【解答】
A.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游码应该向右调节,才能是天平平衡,则说明测量结果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游码应该向左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则说明测量结果偏大,故B符合题意;
C.测量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点,相当于在右盘减了一个小物体,若想使得天平平衡,应该加较多的砝码,将造成测量结果偏大,故C符合题意;
D.测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相当于在右盘多加了一个小物体,若想使得天平平衡,应该加较少的砝码,将造成测量结果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8.【答案】B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密度小的体积大。
【解答】
实心铁球和铝球质量相等,由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因为铝球的密度更小,所以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的体积。将两球分别浸入A、B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体积,若,与大小无法确定;
若,则,即一定成立,故AC错误;
同理,因为溢出液体的体积,
若与质量相等,则,即;
若,则同样有?,即,所以BD正确。
故选BD。
19.【答案】AB
【解析】
【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为防止砝码被污损,取放砝码必须使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抓取;
误差不是错误,实验过程中的错误能够避免,而误差只能减小,无法避免.
此题考查的是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规则以及误差与错误的关系,其中不同工具的使用属于基本技能,在平时的实验中应努力提高.
【解答】
A.刻度尺零刻线被磨损,依然可以利用刻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不要忘记将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减去始端所对刻度,才是物体的长度.故A正确;
B.正确操作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相平,不要仰视或俯视读数.故B正确;
C.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减砝码必须使用镊子,不能用手抓.故C错误;
D.错误的操作必然产生错误的结果,但不是误差.误差是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出现的.故D错误.
故选AB.
20.【答案】ACD
【解析】解:
由图可知,当时,,
由可知,,即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大,故A错误、B正确;
C.若以配制一种混合液时,设甲乙的质量均为m,则
混合液的质量为2m,混合液的体积,
混合液的密度,故C错误;
D.若配制一种混合液时,设乙的质量为m,则甲的质量为2m,混合液的质量为3m,
混合液的体积,
混合液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ACD。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液体质量相等时的体积关系,根据比较两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关系;
知道两液体混合时的质量关系,混合液的质量等于两者之和,根据求出两液体的体积,两者之和即为混合液的体积,根据求出混合液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大小比较和混合液密度的计算,要注意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混合液的总质量和总体积的比值。
21.【答案】;不变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质量的概念,属于基础题目。
质量的单位有:t、kg、g、mg,;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无关。
【解答】
,将该物体带到月球上后,其物质的多少是没有变化的,在其质量不变,为;
铁丝拉长,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是物质含有的多少没有变化,则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22.【答案】1:1;1:2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和密度的性质,关键是密度公式的应用,重点是密度的性质,记住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有的属性。
甲乙物体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说明两物体质量相同,已知体积之比,根据公式可求密度之比,甲乙各自切去一部分后,各自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
【解答】
天平平衡,说明两物体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1:1,
密度之比为,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无关,所以将甲切去,乙切去,两者的密度不变,甲和乙的密度比仍为1:2。
故答案为:1:1;1:2。
23.【答案】;
【解析】
【分析】
天平是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还要正确操作、测量、读数,严格遵守操作要求注意在计算密度的过程中要带有单位。
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
注意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根据密度公式,已知贺兰石的质量、体积,自然能求出贺兰石的密度。
【解答】
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且如图所示天平的分度值是,贺兰石的质量;
根据密度公式。
故答案为:;。
24.【答案】空心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这个铜球的实际密度,再与铜的密度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铜的密度大于球的密度,则是空心的。
【解答】
,由得,此铜球的密度,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故答案为:空心
25.【答案】B?
等于?
B?
每张纸的厚度
【解析】解:
纸张克重为60g,表示单位面积纸的质量为60g,即其“面密度”记作,故选B;
同种材质做成等厚纸张的密度相同,由可知单位面积纸的体积相同,由可知,单位面积纸的质量相等,即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面密度相等,则的“面密度”等于的“面密度”;
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和的铜导线,导线的材料相同,它们的密度相同,
因为它们的横截面积不同,单位长度铜导线的体积不同,
所以,由可知,单位长度的质量不同,即它们的线密度不同,故选B;
某图书所用纸张克重为60g,表示这种纸的质量为60g,
由可知,要计算其密度应知道每张纸的厚度;
质量为89kg铜导线的体积,
这捆铜丝的长度,
该铜丝的线密度。
答:;等于;;每张纸的厚度;该铜丝的“线密度”为。
根据面密度的概念得出其单位;
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单位面积的质量相等,即面密度相等;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再根据线密度的定义比较其大小;
根据结合面密度的概念得出计算密度时应知道的物理量;
知道铜丝的质量和铜的密度,根据求出铜的体积,又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根据求出铜丝的长度,然后根据线密度的概念求出其大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和线密度的计算,正确的理解题干所给面密度和线密度的概念是关键。
26.【答案】放大?
?
?
【解析】解: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并且和物体分居凸透镜的两侧,说明此时凸透镜成实像,距A点10厘米的位置有两个:一是60cm处,此时像距,由于成实像时,因此像不在这里;
二是80cm处,此时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在之间;
金属块放入水中后,
排出的水的质量为:
排出的水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体积为
所以金属块的密度为:
;
根据知不用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就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密度,
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放大;;;。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判断: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成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金属块放入水中后,根据排出的水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算出排出的水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就是金属块的体积,根据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烧杯中水的质量的变化推导出金属块的体积。
27.【答案】解: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即,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由甲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的重力:;
根据可得,物体的密度:;
由于,所以物体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则重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根据可得,空心物块的密度:,所以不能悬浮.
答: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N;
物体的密度为;
因为空心物块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物块不能悬浮。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根据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由于,所以物体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空心物块的密度,再与盐水密度相比较可知物块是否能悬浮在盐水中.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28.【答案】密度;
;
;
吸油能力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原题搜集信息的能力,认真审题、结合所学的密度知识可正确解题。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的“碳海绵”和其它物质相比,质量最小,据此分析;
由题知,“碳海绵”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据此求8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
由题知,每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只有,可求“碳海绵”的密度;而“碳海绵”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可求氢气的密度;
“碳海绵”只吸油不吸水,据此回答其特性。
【解答】
“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质量最小的物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密度小;
由题知,“碳海绵”,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所以8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
因为每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只有;
所以“碳海绵”的密度为;
因为“碳海绵”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所以氢气的密度是“碳海绵”的,为;
“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吸油能力强这一特性。
故答案为:密度;;;吸油能力强。
29.【答案】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等于小块的密度;
每块塑木板材的体积为,
根据可得,每块板材的质量:;
由可得116g塑木板材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
当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水的体积,
则水的质量为:,
所以塑料板材和水总重是:。
答:等于;116;
塑料板材和水总重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和密度的特性,关键是知道塑木板材的质量等于纸浆和塑料的质量之和、体积为两者的体积之和,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又已知塑木板材的材料,先求出每块塑木板材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每块板材的质量,知道卡车的载重量即为板材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可以装载的体积;
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塑木板材的体积,实际体积减掉塑木板材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空心部分注入水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注入水的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即可得出注入水的重力,从而可得料板材和水总重力。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