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31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31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6 16:31:05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021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六年级下册
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中秋夜赏月的情景。
王建
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栖:乌鸦在树上休息。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shī
湿
lěnɡ

jìn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让夜显得更加宁静。
“冷”写出的是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什么?
作者的心也是清冷的。
中庭(
)白(
)栖(


)无声湿(


冷露

桂花

试着填一填
诗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考:这两句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想一想: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
之情。
月亮
思念友人
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课后习题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人望月怀人的心情。
(课后习题一)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习俗?
中秋赏月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课后选做题)
十五夜望月
板书设计
所见——明月、栖鸦、
冷露、桂花
所感——对月怀人,
思深情长
思念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