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走进乡村(第20-21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走进乡村
图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第22-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
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
二、生活中的运用
第2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三、练一练:
第1题: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亲自剪一刀,再说说是怎样剪的。
第2题:第(1)题,让学生实际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题,可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动手做(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该怎么办?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导总结:认识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画法。
二、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试一试:
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
第2题:通过图示,指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画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高的过程。
四、练一练:
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从对着的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
第2题: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
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们的高相等。
第4题:通过在方格纸上画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高的相应关系,同时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
画图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长度的边和高,再画其它的边。
五、实践活动: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第27-2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第2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第4题:根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得到启发,把梯形进行分类。
五、实践活动:
第1题: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第2题: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第3题: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第4题: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30-32页)
[教学目标]
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 。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 。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材第30页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 。
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 呢?
小组活动探索方法。
5、得出结论。
三、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 ,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四、练一练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第33-34页)
[教学目标]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
生:走路线a最近。因为……
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在填一填中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
2、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 结论: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欣赏(第35-36页)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过程]
图案欣赏。
欣赏书中提供的图案和学生自己收集的图案。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活动1:
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
活动2: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基本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活动3:
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组织全部展览。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图形中的学问(第37-38页)
[教学目标]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过程]
一、小猫图案中有几个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去数,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
二、数人像图中的正方形
让学生尝试自己数,再小组交流,数的方法。可以先数出小正方形有5个,中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共11个。
做试一试:数长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个长方形。
三、练一练:
第3题:由一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就是中间的1个;由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3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由4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6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9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1个;共有16个。
第4题:这是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从有序的数,到找出规律。
四、数学游戏:
有2个圆盘移动3次;有3个圆盘移动7次;有4个圆盘移动15次;有5个圆盘移动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