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A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8 19: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沙滩上的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
4.指导书写8个会写字。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
3.同桌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一人读一人夸。
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
3.查字典,了解“编织”“魔窟”等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
3.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理解“编织”。)师引读:
师:我们在沙滩上……
师:城堡周围……
师:不知谁说了一句……
师:接着又有人补充……
师:第三个小伙伴说……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评议。用自己体会的感情比赛朗读。(抓住“趴”“四面八方”“挖呀、挖呀”“欢呼”“终于”“一……就”等词语来朗读体会小朋友的心地善良。“我们欢呼胜利,欢呼炸死了魔王,欢呼救出了公主。”排比句写出了孩子们战胜邪恶、赢得胜利的无比兴奋的心情。指导读好。)
(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朗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偷偷”来理解:“偷偷”说明我们怕大人知道批评我们贪玩,制止我们去玩。于是只好不告诉大人,私自去玩,还自以为大人不知道。可事实上,妈妈或许见我们玩得很高兴有意思,并没有责怪我们。只是见我们没按时回家有点担心我们,便找来了。引导学生充分说,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3)“妈妈开心地笑了”说明什么?妈妈的话又说明什么?(妈妈已认可了我们的活动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我们这群孩子都坚持说……”,都说些什么呢?仿照2、3自然段人物的语言发挥想象说说。(一个小伙伴说:“阿姨,您是我们救出来的公主。您好漂亮,阿姨像公主一样漂亮!”另一个小伙伴说……体会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4)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
三、小结。
回到课题,我们本课的“童话”指什么 (小朋友玩耍时想象的一个故事;小朋友做的有趣味的游戏;孩子们的生活也可以如童话一样有趣、美好。)有人说,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童年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童年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彩画……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呢?(学生自由说。)
四、拓展延伸。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童话,回归生活,设计活动:向你的妈妈——童话中的“公主”表达你的心意。
3.继续编一编或写一写:的童话。
10 我们的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教学目标:
1.会认读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让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4.模仿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
1.会认读4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2.模仿一、二节创作诗歌。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儿童诗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我们的童年生活像一首首五彩斑斓的诗歌,许多诗人将它们写成了好听的诗。请听老师为你们背诵一首。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过渡:(师有声有色地背诵诗歌内容,并辅以简单动作。)呀,老师忘记了这首诗的题目了。谁能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师板书:10我们的歌)
1.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2.让学生在诗中找到能反映自己学校生活的、有同感的诗句,试着练习读出自己的感情。
3.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把读懂的内容,即学生认为可以反映自己校园生活的诗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并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参与,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2)集体汇报:
①指名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
②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相机指导朗读)。
③师:诗中有几句很难读,谁能读好它?(特别注意这一句:我们的歌/为什么/这样绚丽多彩?)
三、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1.轻声朗读,特别注意难认难懂的字词。
2.自由朗读,边读边感受自己在校园生活的快乐。
3.试着背诵。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诗歌,能背则背,不能背的翻开书读。
二、理解诗歌,模仿作诗。
1.师:这首诗好在哪里?师随机点拨引导(用词美、贴切,相机学习“镶嵌”“绚丽多彩”“腾飞”;分句句式相同,好记又有节奏感,朗朗上口……)
2.模仿作诗。
(1)出示第1、2节内容,齐读。
师:我们的歌除了在校园里、草坪上、秋千上、蓝天中,还会在哪儿呢?哪儿还有我们的歌呢?(学生想象说。)
(2)谁想当当小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像诗中那样编上几句。老师期待着出现更多的小诗人!(师边说边示课件。)
我们的歌,()上,
在(),有我们();
我们的歌,()上,
在(),有我们();
我们的歌,()上,
在()有我们()
……………………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真的很了不起,相信这首诗的作者听到你们写的这些诗句,也会对你们点头称好的。
三、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
1.认读4个会认字:索、镶、绚、腾。
2.小组合作,说一说,你用什么简单方法记住了哪个字?小组评选出谁的记字方法最多。
3.生字口头组词。
4.指导书写下面6个字:征、途、索、窝、绚、腾。“征、绚、腾”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四、作业。
1.抄写6个会写字。
2.修改、补充课堂所作的诗歌,誊正在家庭作业本上。
板书:
              来自心灵
     10 我们的歌          (绚丽多彩)
              镶嵌心窝
11 五彩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比喻句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会认6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比喻句所描绘的情景。
2.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教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录音朗读带、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彩”字,用“彩”字组词。板题。释题。
2.(出示挂图)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池水吗?老师将带领你们到四川的藏龙山,去领略五彩池的奇异。
二、学习生字词。
1.读准生字字音:朗、碟、互、注、舀、幻。
2.用生字组词,并适时用词语说句话,如:互—互相——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用最简单的方法记住这些会认字。
4.学写8个会写字,注意写正确。
传:第五笔是竖折撇。互: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盆:皿字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不读破句。
2.说说五彩池有什么特点。(奇异)
3.随文理解部分词语,学习运用词语说一句话:玲珑多姿、菜碟、鲜艳多彩、漫山遍野、呈现、凝结、细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
2.用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五彩池到底有什么奇异之处呢?请仔细读读2、3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听读2、3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两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第2自然段:五彩池的样子。第3自然段:池水的颜色。
2.学习第2自然段。
(1)投影展示第2自然段。
根据关键词语“多得数不清”“好看”等来说明五彩池的样子不仅多,形状各异,而且美。指导读出“美”。
师引读:大的面积……小的呢……水浅得……池子的边沿……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出示文中带省略号的句子。
师:省略号说明什么?(告诉我们水池还有其他好多形状呢。)
师: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水池还会有像什么的?(像花朵、树叶、圆日……老师适时加以肯定。)
师:水池竟然还有那么多形状,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五彩池?(师边放录像边配乐朗诵。)
(2)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
3.归纳总结,明确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把那么多的五彩池写清楚的?(总分:先概括后具体写。)
4.齐读。能背诵更好。
三、作业:
仿照课文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了五彩池的形状,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五彩池池水的美丽和奇异。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分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互相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3.汇报交流。学生通过朗读来汇报“读懂”的内容:美、颜色多。指导读出喜悦、惊奇、向往、喜爱。
4.学生质疑,师相机解答,并做简要归纳。
师:形成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生归纳:池底生着许多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照射。岸上花草树木的倒影。
三、归纳全文。
1.师:面对这么神奇的五彩池,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学生自由说。)
2.齐读第4自然段。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阅读《中国名胜经典》。
2.根据想象绘制一幅图画《我心中的五彩池》。
3.摘抄文中的描写颜色的词语,并补充两到三个(例如:淡绿、乳白、鹅黄、瓦灰)。
板书:
               数量(多)
    五彩池  美丽而神奇
               形状(奇)
         祖国山河美
               颜色(美)
12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和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11.故乡的酸枣树)黑板上的课题与书上的有什么不同?(补充课题)加上“我爱”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我为什么喜欢酸枣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不丢字也不加字。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认读:柿触增映碌岭需
(2)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同音字形近字记忆:市——柿,曾——增,录——碌,令——岭。
俗语、字谜记忆法:昆虫头上长角(触),日照中央(映)。
(3)口头组词,并练习用“忙碌”说话。
(4)指导书写8个要求会写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
2.指导分段。
第一段(1):故乡有许多果树,我最爱的是酸枣树。
第二段(2—4):描写了春、夏、秋酸枣树的特点。
第三段(5):赞美酸枣树默默奉献的精神。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8个会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课件展示第一段,指名朗读。
这一段有几句话?简单概括每句话的意思。
2.指导朗读。
“果树的王国”说明什么?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各种各样”是什么意思?我的故乡都有哪些种类的果树呢?(樱桃、山楂、柿子……)
你从哪儿看出酸枣树很多?(一丛丛、一簇簇)谁能读出“多”?
3.齐声有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二段。
1.听老师朗读2、3、4自然段,边听边画记描写酸枣树的叶、花、果的语句。
2.自由朗读划记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3.集体交流:
(1)“她先是羞答答地捧出一两个黄茸茸的小尖芽……从远处看,像一树小巧玲珑的翡翠,可爱极了。”(把小尖芽比作害羞的小姑娘,非常可爱、漂亮;运用拟人、比喻把酸枣树的叶儿写活了。重点体会“羞答答”“试探”“小巧玲珑”“黄茸茸”“浅绿色”。指导朗读出其可爱。并用“小巧玲珑”说个句子。)
(2)“酸枣花开了……小星星就会散发出醉人的清香”。课文将酸枣花比做什么?她与小星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多,亮)谁能读出酸枣花的特点?指名读。齐读。
(3)出示课件:酸枣图。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景?(指名说)作者是怎样描绘的?齐读:“一颗颗熟透了的酸枣挂在枝头……到处是霞。”理解“漫山遍野”。
(4)第4自然段除写了深秋酸枣的样子,还写了什么?(孩子们打枣吃枣。)大家仔细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丰收的喜悦之情)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故乡这漫山遍野的酸枣树生长在哪儿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瘠薄”(不肥沃)。酸枣树是土生土长的,不需施肥浇水,却让人们吃到了甘美的果实。
五、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赞美了故乡的酸枣树,抒发了自己怀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完成板书。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积累描写颜色、形状的比喻句。
3.课外阅读《我爱山里野酸枣》。
4.以“我爱家乡的……”为题说一段话。
语文乐园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教学目标:
1.区别“廴”和“辶”,“冫”和“氵”。
2.学习ABB式的构词方法,自主积累词语。
3.认识回文联。
4.掌握半包围和左右结构的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5.阅读欣赏两首描写田园生活方式的古诗。
6.学习做树叶贴画,并举办班级贴画展览,介绍制作办展览的过程,然后写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
7.学习用毛笔书写“短撇、斜撇”。
教学重点:
1.区别“廴”和“辶”,“冫”和“氵”。
2.认识并积累ABB式的构词方法。
3.正确书写半包围、左右结构的字词。
4.以做树叶贴画、办展览为内容,练习写一篇习作。
5.学习用毛笔书写“短撇、斜撇”。
教学准备:
1.灯片、词语卡片。
2.毛笔、宣纸。
3.课前收集的各种树叶、胶水、硬纸板、剪刀等工具。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灯片展示两组汉字,认读。
2.观察带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中的偏旁是“廴”和“辶”的区别:
(1)师边演示灯片,边解说。“廴”由“彳”演变而来,跟道路有关。“辶”由“走”演变而来,表示四处走动。
(2)这组词中哪些词与“走”有关?
(远:要想看得远,必须走动;通过查字典知道“途”是道路的意思,人要走路;要挑选、选择,也要到处看,到处走动。)
(3)说出几个带“廴”和“辶”的词语。
第二组,区分“冫”和“氵”。
(1)师演示灯片,边解说:“冫”在古文字中像冰凝结时的裂纹,多和冰冻、寒冷有关系;“氵”多与水有关系。
(2)词中哪些与冰冻、寒冷有关?哪些与水有关?
(3)还有哪些带有“冫”和“氵”的字?写出几个。
二、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齐声朗读。
2.听录音磁带读,注意是怎么读的。(第三个字读得短些,第二个字读得重些。)
3.跟读磁带。
4.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后面两个字是一样的)
师总结:我们把这类型的词语叫做ABB式的词语。
区别:一颗——一颗颗,一簇——一簇簇(前者表示少,后者表示数量多)
5.你们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6.出示两副对联。
(1)指名读,同学评价读得是否准确。
(2)自由读,想想这两副对联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回文联)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写几个ABB式的词语,并用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3.写几个“廴”和“辶”“冫”和“氵”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观察这六个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途、痛是半包围结构;补、溪、睁、绚是左右结构。)
2.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偏旁要包住里面的字;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
要求:写端正、写匀称。
二、阅读欣赏。
1.学生自由读这两首诗。
2.借助注释说说诗词的意思。
3.读了《牧竖》,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孩子形象?
(一个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劳动后坐在溪田边,吹着短笛,一副傲然之态,诗人以简单的笔墨,勾勒出牧童溪田边牧牛的情景,很有诗情画意,也颇见童趣,十分活泼生动。)
4.通过《菊花》,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爱菊花,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着篱笆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菊花在百花中最后凋谢,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因而人们的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身上。并引申出深刻道理:赞美了菊花历经风霜而不凋的坚贞品格。)
5.试背。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再补充几个半包围、左右结构的汉字。
3.背诵诗歌。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并且能写下来。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乐趣,启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
教学准备:
1.阅读有关描写秋天的文章;
2.到郊外、街道等地去寻找秋天,采集落叶
3、各种树叶、课件、剪刀、胶水或双面胶、衬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赏读秋天。
1.教师配乐朗读关于描写秋天的文章。
师:秋天真美!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去找秋天的脚印,你们找到了什么吗?它们是什么样?
2.小组内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3、出示《树叶歌》,齐声诵读。
柳树叶,像眉毛,两头尖尖一笔描,槐树叶,像鸟蛋,排列整齐挺好看,
梧桐叶,五对尖,好像一座五指山,泡桐树叶大又圆,拿在手里像蒲扇,
紫荆叶,不一般,像只桃子嘴儿尖,冬青叶,闪银光,一年四季绿汪汪,
银杏叶,不常见,玲珑小巧像合扇,松树叶,像衣针,一年到头绿阴阴。
4.师:这些叶子不但形状不同,颜色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树叶进行贴画。
5.板书课题:做树叶贴画。
二、学习方法,大胆创作。
1、欣赏,激趣。(出示课件)
师:前几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漂亮的树叶贴画,现在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成的呢?
2、思考、讨论: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出示制作方法步骤。
(1)构图及拼摆。
a、(师拿出一片树叶)指名说说可以制作什么?还可以制作什么?
b、学生根据自己的树叶拼成叶画,然后说说构思。
(2)修剪:对一些树叶的形状可进行适当的修剪。
(3)粘贴:粘贴时要注意对象的特征,用胶水粘贴的同学注意胶水不要太多,粘完后用纸在上面压一压等。
(4)装饰:可适当用彩笔进行装饰,给你的贴画取一个名字。
4、学生制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展评作品,推广经验。
1.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和介绍自己的贴画作品。
2.各小组推选代表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贴画内容和制作方法。
3.在教室里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出最佳作品——构图、拼摆、颜色搭配等
4.采访小小优秀制作家
问:这么巧妙的设计,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问:这么漂亮的贴画,你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问: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5.小组成员互相采访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制作很用心,在我看来,你们的每一样作品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你们每个人也都是了不起的小小制作家,快到小组里,找找你的小伙伴,也采访采访他,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四、学生写作。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树叶制作了漂亮的树叶贴画作品,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你们说得真好,有的同学用了一些好词好句,有的同学说得很有条理,其实,只要把我们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写下来,再取上一个合适的、新颖的题目,就是一篇作文了。你可以介绍你的贴画的内容,也可以介绍这次贴画展览。聪明的同学们,快来试试吧!
五、作文评改
1.改正错别字,改正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2.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第五课时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短撇和斜撇的形态特点。
2.掌握短撇和斜撇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能区别短撇和斜撇的不同之处。
4.能按照短撇和斜撇的书写方法写三个例字。
教学重点:
短撇、斜撇的运笔方法和它们的区别。
教学难点:
短撇、斜撇的运笔方法和三个例字的写法。
教学教具:
范字挂图、小黑板、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毛笔字的第三个基本笔画——撇。撇有很多种,我们现在先来学习短撇和斜撇。
三、讲授新课:
1.板书:短撇、斜撇。
2.出示短撇和斜撇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撇画的形态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让学生理解特点。(学生齐记撇画的特点口诀:短撇头方,身平短,尾向左斜;斜撇头方,身直斜左下,尾细尖。)
3.把短撇和斜撇的投影片重叠,让学生比较短撇和斜撇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撇是一字之中向左方向伸展的笔画,撇分长、短、弯、直、正、斜,走向各不相同。)
4.教师讲解撇画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短撇和斜撇的不同写法。撇画的运笔步骤:①逆:逆锋起笔;②折:折笔右下;③斜:转笔顺势斜左下;④提:笔锋离开纸时,借下行之势凌空收笔。
5.组织学生练习书写短撇和斜撇,教师巡堂辅导检查。
6.组织学生观察三个例字的组合规律,注意观察教师范写时笔画的起、行、收。书写要求:无论何种撇,均要求起笔迅速,左出锋而锐利,力量送至末端,不能犯飘荡不稳的毛病。
“千”:“千”字是在“十”字的基础上加上一笔短撇组成的,短撇平而短,长横长而细,悬针竖粗而有力,横上面部分短,横下面的部分长。
“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基本齐平。单人旁的斜撇要长,与竖的长短基本相等,竖起撇中,不要写得太长。右边“壬”字短撇与两横距离相等,第一横长,第二横短。“任”字左竖稍长,尾圆,右竖要稍粗一些。
“左”:三横距离相等,中横最短,下横最长。斜撇粗而长,与上横的左段相交。
7.组织学生书写三个例字,最后进行课堂“小型书法展”,评出“小小书法家”。
8.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课所讲主要内容及同学书写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