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
2.初步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3.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4.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以及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回顾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无线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简明的原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2.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1.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4.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1、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
,在相同的时间内传播的信息就越
。
2、现代通信网络主要靠
通信、
通信和
通信三种方式。人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进入
通信这个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范围内使信息得到高速共享。
3、在光纤通信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光应该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
。
高
多
微波
卫星
光纤
网络
激光
自主学习
讲5分钟故事
看5分钟电影
哪一种获取的信息更多一些呢?
情景导入
信息理论表明:
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相同时间内,电视广播比电台广播能传递更多的信息。
微波信号的波长在
10
m
~1
mm之间;
微波信号的频率在30
MHz
~3
×105
MHz之间。
一、微波通信
自研互学
微波几乎沿直线传播
微波中继通信示意图
答案:
太远,不方便
解决方案:
人造卫星通信
问题:
能否用月亮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
通信卫星大多相对地球“静止”——同步卫星
二、卫星通信
同步卫星
三颗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用碟形天线(大锅)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光是比微波频率高得多的电磁波。
光通信的“高速公路”更宽广。
利用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进行通信,效果很好。
三、光纤通信
光纤通讯技术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
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首次利用无线电波导通信的原理,提出了低损耗(20
db/km)的光导纤维
(简称光纤)的概念。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
db/km的石英光纤,它是一种理想的传输介质。
1970年,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半导体激光器
(LD)。从此,开始了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光导纤维
光沿着水流传播
实验演示——光可以沿着水流传播
光导纤维
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
光纤通信的优点:
(1)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
(2)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远;
(3)频率稳定,信号传输质量高;
(4)光纤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各种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四、网络通信
通过因特网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看到不断更新的新闻,查到所需的各种资料。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送越来越大的信息量,信息传送的速度甚至能够满足电视等活动画面的需要,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在网上看电视了。
1.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
越高,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
就越多.
2.电视广播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0
MHz~3×105MHz,声音广播的工作频率一般为102
kHz~30MHz,由此可知在相同时间内
广播比
广播要传输更多的信息.
频率
信息
电视
声音
当堂演练
3.微波的频率在
MHz至
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性质与 更接近,大致也是沿
传播,微波
(选填“能”或“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必须每隔50
km左右要建设一个
,把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传出去,实现远距离通信.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实现了卫星通信之梦.卫星通信就是利用
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30
光波
直线
不能
中继站
通信卫星
5.在地球上空均匀配置 颗
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从而实现了
6.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一样
B.同步卫星可作为转播微波的中转站
C.同步卫星的速度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D.要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电视节目都可以传送到全世界,至少要有三颗同步卫星
3
同步卫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