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二次月考
语文
试题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题时,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广义的数字阅读包括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漫画、有声读物文件等。狭义的数字阅读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文学作品的在线或离线阅读,阅读内容仅包含网络文学与出版物的电子版。
政府对数字阅读地位给予了肯定与追认,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引导,逐渐强化渠道和内容的监管力度,持续完善数字阅读行业政策,扶持产业向良性发展。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上升至国家级规划,连续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国家在战略层面对阅读相关产业的重视态度和推动决心。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稳健,娱乐消费相应提升,精神需求日益旺盛。同时伴随“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行,新经济形式下将维持互联网内容市场高增速发展状态。数字阅读产业作为互联网内容的典型代表,面临居民文娱消费升级风口,在政府倡导的振兴文化产业浪潮中拥有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截止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网络普及率达55.8,互联网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在网络大潮下,国民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阅读率连续数年持续上升,并已然超过纸质阅读,成为国民阅读主流方式。国家信息化建设脚步加快,网络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同时前沿科技探索,如AR/VR、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进步,有利于推动阅读形式、内容生产和互动方式的升级。
(摘编自艾瑞咨询《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已经达到4.3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
产业发展方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254.5亿元,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九成,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14~18岁的人群偏好青春校园类题材,且呈现高时长、高频率的阅读习惯;25~30岁的人群偏爱职场商战类内容,人均年阅读量13.22本,超过数字阅读用户的平均水平。付费意愿上,数字阅读用户的版权意识基本建立,付费意愿连年提升,2018年达到66.4%。作者与内容方面,作者数量稳步增长,特别是专业作者培训班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创作者的写作水平,带动精品内容涌现。数据显示,近70%的数字阅读用户认为2018年的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所提升。题材上,立体多样的现实主义题材更受用户欢迎,都市生活、职场商战类的网络原创内容受到热捧。
在产业创新方面,以社交化为特征的媒体融合以及线上线下打通的纸电融合等模式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挖掘出产业内生动能。
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摘编自《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和《5G:打开数字阅读大市场》)
材料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风生水起,成为不少人的主要阅读方式。这些年来,关于数字阅读的讨论一直很多,但时至今日,很少有人否定数字阅读的作用,很少有人会认为数字阅读毫无用处。就拿一直热议的浅阅读和深阅读来说,很难说读书就是深读,也很难说数字阅读就必然等同于浅阅读。
单从数据来看,人均数字阅读量达到12.4本,相当于一个月读一本,其实已经不能算少了。但人均12.4本的数字阅读量,确实模糊了很多问题。且不说具体阅读的方式,是精读还是粗读,是有思考的阅读还是浮光掠影的阅读,就说阅读的内容,就很值得细细推敲。虽然缺少定量定性的统计与分析,但就眼前所见,恐怕很多阅读内容难以让人乐观。当下电子阅读中,网络小说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当然,随着这些年来对内容生产的重视,网络小说的质量正在提升,但也很难说达到了要求。而在一些角落里,大量的阅读内容还存在着不健康的一面。这样的电子阅读,即便数字再多,又有多大意义?阅读的所有美好意义,其实都是通过价值体现出来的。消遣式、娱乐式阅读也无不可,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一些不健康和漏洞百出的内容,走马观花地阅读一百本,可能还不如精读一本有质量的书有价值。
(摘编自《数字阅读不能只重视阅读数字》)
1.下列对“数字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阅读包含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两层含义,我们平时所说的网络小说,是指阅读对象的数字化。
B.数字阅读,其阅读方式的数字化是指阅读的载体、终端是电脑、手机等带屏幕显示器的电子仪器。
C.数字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漫画、有声读物文件等就属于广义的数字阅读。
D.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设备在线阅读或收听网络文学和出版物的电子版,属于狭义的数字阅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14~18岁人群的题材偏好不同,25~30岁的人群偏爱职场商战类题材,这表明数字阅读用户的内容偏好只与年龄有关。
B.虽然关于数字阅读的讨论一直很多,但很少有人否认数字阅读的作用,数字阅读甚至成为不少人的主要阅读方式。
C.虽然2018年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但从定量定性的统计与分析上看,广大数字阅读用户的阅读质量是参差不齐的。
D.浮光掠影式的粗读,或者阅读的内容不健康,会使阅读价值的美好意义无法充分体现,所以消遣式、娱乐式阅读要不得。
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数字阅读的市场规模年增长率经历了2012年和201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5年之后逐渐趋于缓和。
B.2011年到2017年间,随着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的增长,我国数字阅读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攀升,屡创新高。
C.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增长率起伏很大,增长率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超过16个百分点。
D.2011年至2013年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及增长率均大幅增长,但2013至2015年间两项指标均大幅下降。
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数字阅读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
答:
5.如何促进数字阅读产业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简要概括。(6分)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灯
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他成了一名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要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的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已身上,两人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抹去母亲的泪痕,自己的眼角却淌下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灯塔。
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节选自《当代中国经典小小说第五卷》(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这突出了父亲的积极与自信。
B.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暗示了父亲在岛上的孤单、寂寞。
C.父亲作为一名海军战士,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技能,来到远离大陆的小岛守护灯塔40年,表现了父亲命运的坎坷。
D.小说写父亲临终前“眼角却淌下泪水”,这既是因为父亲对母亲理解他并安排海葬而倍感欣慰,也饱含父亲对母亲几十年来对自己不离不弃、相爱相知的无限感激之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在叙写普通人的平凡事时,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B.小说构思巧妙,祖孙三辈的名字依次是“海”“洋”“深蓝”,表现了父亲与我热爱大海,以及我对父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C.本文语言质朴无华而雄浑大气,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反面衬托等多种方法来塑造父亲这一光辉形象。
D.本文情节并不曲折,但以“灯塔”为中心谋篇布局使情节紧凑集中,小说的高潮部分是写父母在暴风雨的夜里守护航灯。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4分)
答:
9.《灯塔》这篇小说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全国小小说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请从主旨的角度阐述该小说荣获一等奖的理由。(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华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
。
B.加冠,即弱冠,古代汉族男子18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进行加冠。
C.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
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
B.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
C.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
D.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颍昌向程颢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本题共2题,9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意境苍凉,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
“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
全词用典较多,内容大多跟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5.上阕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结束后,诗人以水面四周环境的安静来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守拙归园田
天下归心
B.对酒当歌
木兰当户织
C.性本爱丘山
性相近,习相远
D.山不厌高
学而不厌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生非异也
生:生命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知识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脱身,安身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19.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有加剧趋势,粮价可能再创新高,粮食面临进一步减产。持续不断的热浪已经导致全美数十人死亡。
B.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公布5个月后,一直悬而未决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解决方案进入到实质讨论阶段。近日,人社部、国资委等相关部委针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已经展开了两次讨论。
C.中国的周边地带分别是高山、浩海、大漠和戈壁,这种地理相对封闭的环境在阻隔了与区域外交通的同时,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的密切交往。
D.地震之后,走进新建的县一中实验大楼,我感到了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还有全国人民的帮助以及灾区人民对教育的重视。
21.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10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我国疫苗的产能能达到6.1亿剂。明年我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将在此基础上有效扩大,切实满足我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新冠疫苗的需求。中国新冠疫苗价格坚持企业主体定价,但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公共产品属性原则,定价一定不是以供需作为定价基础,而是以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第二,以大众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和接种需求来开展定价。因此,中国新冠疫苗的定价一定是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
有关专家介绍说,有关新冠病毒疫苗,我国先后部署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并行研发。目前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共有四种,其中三种为灭活疫苗,一种为腺病毒载体疫苗。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场。
4、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向阳中学高一年级的艾雪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看到身边同学的不断进步,回想自己初中时学业的辉煌,觉得辜负了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内心既焦虑又迷惘。请你围绕“学习之道”这一话题,以同桌的身份给她写一封信,帮她舒缓压力,给她提出建议,助她走出低谷。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淮北一中2020-2021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
1.【答案】D
【解析】“收听网络文学”不属于狭义的数字阅读,由材料一“广义的数字阅读包括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漫画、有声读物文件等”可知,收听的网络文学是有声读物,应属于广义的数字阅读。
2.【答案】B
【解析】A“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可以表明数字阅读用户的内容偏好与年龄有关,但不是只与年龄有关。C“但从定量定性的统计与分析上看,广大数字阅读用户的阅读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缺少定量定性的统计与分析”,只是“就眼前所见,恐怕很多阅读内容难以让人乐观”。D“消遣式、娱乐式阅读也无不可,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一些不健康和漏洞百出的内容,走马观花地阅读一百本,可能还不如精读一本有质量的书有价值。”不是“消遣式、娱乐式阅读”要不得,而是从一定意义上讲,精读有质量的书更有价值。
3.【答案】D
【解析】“但2013至2015年间两项指标均大幅下降”分析错误,由材料二图二可知,2013至2015年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是上升的。
4.【答案】①国家政策倾斜,助力数字阅读发展提速。②文娱消费升级,催生数字阅读发展。
③网络普及稳步推进,数字阅读蔚然成风。④网络改善,技术更迭,推动数字阅读产业升级。(每点1分)
【解析】材料一第二段分别从国家政策的支持、文娱消费的升级、网络普及的稳步推进以及网络技术的改善四个方面阐释了我国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的原因,根据这四个方面概括即可。
5.【答案】(1)产业发展方面:①扩大数字阅读市场规模;②细化数字阅读用户。
(2)作者与内容方面:①催生更多精品数字阅读内容;②拓宽数字阅读题材。
(3)产业创新方面:①应用前沿科学技术;②促进媒体及纸电融合。(每点1分,共6分)
【解析】作答此题,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可知答题区间为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三分别从产业发展、作者与内容、产业创新三个方面介绍了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情况,答题时可从这三个方面概括促进数字阅读产业健康发展的方法。如产业发展方面,材料三谈及了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并对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偏好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据此可得出要扩大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细化数字阅读用户。此外,材料四讨论了人们在进行数字阅读时存在阅读内容不容乐观的情况,据此可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得出要催生更多精品数字阅读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6.【答案】C,“表现了父亲命运的坎坷”错,应为父亲对祖国的忠诚。
7.【答案】
C,本文语言无雄浑大气的特点。
8.【答案】
①突出了主人公形象:坚定执着、默默奉献的母亲,从侧面突出父亲作为一名守岛战士的执着坚强以及对祖国忠贞不渝;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母亲的出场既能更全面地展现守岛生活的艰辛,从而突出父亲的勇于担当,进而才有后文“我”的出现。③丰富了全文主旨:母亲父亲相得益彰,夫唱妇随,突出了小说无怨无悔忠诚于祖国的主旨。(答案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
9.【答案】①突出了父亲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全文以父亲为核心人物,刻画了父亲为了祖国而勤学本领,不惧艰难困苦,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凸显了父亲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②表现了父母一辈人对祖国的无私奉献与忠诚。母亲因父亲苦中作乐的坚强而坚决嫁给了他,夫妻二人同守孤岛而不悔,表现了父母那一辈人对祖国的热爱。③体现了爱国精神的绵延传承。“我”担任舰长在波斯湾护航,父辈的爱国精神是无形的灯塔,是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
每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A
【解答】“狂走者”做主语,可排除BD;“至无雪”到无雪的时候,可排除C。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11.B【解答】B先达指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先哲、先贤,指已逝的有才德的人。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12.B【解答】B对“病”的理解有误,“病”在这里是辱骂的意思。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13.【解答】(1)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2)他的言辞从未稍有委婉,脸色从未稍有缓和。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以是、炊、挈挈、不齿、及、其。
参考译文: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做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1076),考中进士。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讲授孔子、孟子绝学于熙宁、元丰之际,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的同学们。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答案:C。“力不从心”不当。
15.①孙权和刘裕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2分)②作者通过写两位英雄人物,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2分)
③同时借古代帝王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2分)。
16.情景默写:
(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A项,返回,回来/归属,归附。B项,面对。C项,本性。D项,满足。
18.答案C
【解析】A项,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生,同“性”,资质、禀赋。B项,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知,同“智”,智慧。C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寄托:脱身,安身.D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博学:广泛地学习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明年:今意是“下一年”,古意是“第二年”;快:今意是“快速”,古意是“畅快”;因为:今意是“表示原因”,古意是:于是创作;漂沦:古今意都是“漂泊沦落”,故选C。
20.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粮价可能再创新高”与“粮食面临进一步减产”调换顺序。C.语序不当。“这种地理相对封闭的环境”应改为“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D.语序不当。定语“新建的”和“县一中”位置颠倒。
21.答案:D
【解析】A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B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C项“指点”“不吝赐教”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
22.(6分)今年年底我国疫苗产能或达6.1亿剂,定价在大众可接受范围,我国有4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场。
四、写作(60分)
23.评分参考:
应围绕“学习之道”这一话题展开,观点正确、鲜明;
行文要针对艾雪同学的学习困境进行开导并提出建议;
注重情境创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符合“书信”的文体要求,体现写作者的角色意识。